|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9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0 years, 5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夏建雄
on November 7, 2013 at 2:44:43 pm
 

第九周貨幣流通與金融             應華106謝欣潔

      本周著重在經濟方面的全球化,如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對社會的影響,對台灣金融的影響。關於全球化對人民所得的分配,研究者各持意見,樂觀者認為全球化使所得全面性增加,在工業化發展初期雖有不均的現象,但工業化轉換完成後不均度會降低,也就是所得不均只是一個短期且必要的陣痛過程而已。但另一方面,持反向態度的研究者認為,雖然人民所得的確會增加,但利益無法均霑,論文中即花了很大篇幅列出各種行業─舉凡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高級知識領域專業類等─在近年內比重變化與薪資所得變化。從中很明顯的發現,需要高技術或專業的行業,長期看來有很大的優勢,所得成長較明顯,而服務業或勞力性質、低技術行業,薪資水平不升反降。也就如第七周討論的知識經濟的時代,沒有人能自外於這個現象、把頭埋在沙裡假裝不知道、不願面對。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下,更需要接受較好的教育,並且具備適應能力、快速學習新事物、快速接收新資訊等能力,也是老師在第一堂課所說的,希望我們都能在這艱難的時代下爬到稍微前面一點的位置,我想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對於國際上不公義的現象有些影響力而尋求改善的可能。歐盟近年便致力於人道救援與國際公共事務的參與,期望除了經濟統合後的經貿實力外,還能在國際角色中扮演更重要的地位。由於中共的干涉,台灣在國際事務的參與上還沒有辦法做到非常嶄露頭角,博得國際社會認可,但時代趨勢下,還是得想辦法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的積極性,否則在東協加十的包圍下,台灣將成為經濟上的孤島,那是向來以轉口貿易立國的台灣難以想像的,如何殺出重圍,考驗著政府與民間的智慧與合作。台灣目前可以做的努力,首先,教育上要在質與量做提升,將教育資源給所有人民,不論何種階級、種族、經濟能力均能很容易的取得良好的教育資源,避免因階級差異造成經濟差距持續擴大。金融方面要將貿易體系更健全化,政府程序透明公開化,貿易壁壘減少,以吸引外資與國際人才。

 

 

貨幣流通與金融  

    交換生 楊家豪 90299003X

 

     2012年12月13日美國聯準會(FED)公布準備於2013年正式啟動第四輪量化寬鬆措施(QE4),而日本由於2012年底政黨輪替由安倍晉三接任內閣總理,並提出一系列的安倍經濟學,以貨幣貶值為主體,推行大膽的寬鬆貨幣政策,使得貨幣戰爭一觸即發。2012年底臺灣便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新台幣匯率動態穩定,中央銀行在年底封關日,尾盤強力阻升達一角,新台幣終場才以廿九.一三六元兌一美元作收,匯市爆量近十五億美元,但這場激戰並未結束,2013年1月2日開紅盤日將再測試廿九元關卡,儘管國內適逢連續假期,央行總裁彭淮南仍率領一級主管加班,關注國內外金融市場動態,研究美、日相關政策對我國的衝擊與影響。

      Fed推出QE4,日本也擴大QE,亞洲新興經濟體2013年將持續受到熱錢攻擊,值得注意的是,日圓持續貶值,南韓新總統朴槿惠的強勢韓元政策是否動搖,牽動新台幣走勢。而中國大陸由於不是浮動匯率制,由北京當局嚴加控制,加上由於近年的經濟快速成長,其實一直飽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因此我認為中國不太可能跟進。

      貨幣與金融的全球流通,牽一髮而動全身,臺灣由於是屬於小型的經濟體,容易受到熱錢進攻,但有虧於在經濟成長快速時期所賺取的外匯,以及10A央行總裁彭淮南的把關,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但臺灣仍然必須想方法突破此困境,否則未來貨幣戰爭將會越演越烈,臺灣絕對會遭受嚴重的衝擊。 

 

 

 

貨幣金融與流通 閱讀心得

                                                                                                          應華106 張容瑄

 

 

本週關注的焦點是「貨幣」與「流通」。既是討論經濟議題,便免不了提及經濟的全球化。所謂經濟全球化,便是指現在這個世界,經濟是以全球化的、系統性的規模及方式進行的。但在《經濟全球化對台灣金融的影響》此篇文章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出的一觀點:『全球化有時候被稱為「強國經濟」,因為當強國具有競爭力產業想要靠全球化來獲取利益時,強國就會強力推行此項全球化措施 ,強國就會強力推行此項全球化措施;而當強國有不具競 ;而當強國有不具競爭力的產業時,則採取相對的保護措施 ,則採取相對的保護措施。』

 

   針對以上這個觀點,我頗為認同。老實說,我認為經濟全球化在脫去它光鮮亮麗的外表後,其實就本質上,就是這麼一個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思想舉止而已。而在論及經濟全球化時,我又主要將觀點放在其對台灣的影響。經濟的全球化,使台灣的危機和繁榮都相對大幅的成長了;除此亦使市場規模擴大了。但最令我擔心的,是台灣現今的發展模式,是否真能禁得起考驗。一直以來,台灣的產業模式主要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但在全球化市場擴大的作用下,廠商需要更大的生產規模才能達到規模經濟,較大規模的生產在全球化下最有效率,另外小廠作國際性擴張時所遇到的障礙比大廠多,因此無法有效擴張國際市場,也較無力享受市場擴大的利益。因此全球化下的最生產方式是「大而彈性」。因此,在面對如此的情形下,台灣能否走出一條屬於自己、不同南韓甚至其他國家的路呢?是否能避免過度依賴外資,建立自主的生財體系呢?

                                                               499850561 夏建雄 應華(四) 第九周 上課心得

 

貨幣流通 VS 金融

貨幣流通是指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連續不斷的收支運動. 貨幣流通,在商品流通過程中,貨幣不斷在賣主和買主之間轉手,這種連續不斷的貨幣轉手,便形成一個與商品流通W—G—W相伴隨的貨幣流通G—W—G。社會上的货币流通是由貨幣發行和流通兩個環節共同決定的。通常發行是由國家控制,流通主要是通過銀行進行。銀行在開展住房按揭貸款等業務時可以創造出大量流通貨幣,這是現代金融體系運轉的一個基本原理。在高效率的金融體系當中,國家只要發行/回收少量的基礎貨幣,就可以通過銀行的信用擴張來增加/縮減大量的社會流通貨幣

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關係

(1)貨幣流通實質上是商品流通的實現形式和表現形式,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和實質內容。在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關係上,商品流通始終是第一位的,它不但決定貨幣流通的速度,也決定其流通的方向和速度。

(2)現實中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具有相對獨立性,貨幣流通還能夠反作用於商品流通,兩者之間存在著差異性主要表現在:一是商品與貨幣的 互換不具有強制性,商品流通決定貨幣流通是有條件的;二是商品流通與貨幣流通在時間上有不一致性,商品轉化為貨幣和貨幣再轉化為商品是兩個不同的過程;三是商品流通與貨幣流通在量上有不一致性,貨幣流通量總是小於商品流通量,商品流通與貨幣流通的決定因素也不相同。

(3)雖然從本質上說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決定的,但在形式上商品流通卻通過貨幣流通反映出來,並通過貨幣流通來實現,貨幣流通是否正常和穩定,直接影響著商品流通和國民經濟運行。

新臺幣VS 舊臺幣

新臺幣嘅前身係臺幣,又叫做舊臺幣,響1946年5月22號開始發行。當初舊臺幣被定位為一種過渡時期嘅貨幣,日治政府嘅臺灣銀行券同國民政府嘅臺幣一比一兌換。由於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啱啱結束,國民黨同中共之間關係緊張,金融狀況唔穩定,因此臺灣未使用當時通行於中國嘅法幣、金圓券,另外再發行臺幣。關於發行新臺幣原因嘅官方講法,係由於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連帶令舊臺幣幣值大幅貶值,造成臺灣物價急漲。不過另一種關於發行新台幣原因嘅版本,指出係因為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初期,由於國共內戰嘅緣故,國民黨政府將台灣嘅民生物資,例如糖、米之類大量運送到中國大陸以供應戰爭所需物資,造成臺灣內部民生物資銳減、嚴重短缺,令臺灣嘅米價甚至比上海當地嘅米價重高(當時臺灣種米而上海唔種),造成臺灣嚴重通貨膨漲,一日三市,幣值急速貶值,就算有錢亦可能買唔起米。1949年6月15號台灣省政府公佈「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新臺幣發行辦法」,正式發行新台幣,明訂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1950年6月21號行政院發布命令,國幣單位保留銀元本位,而記帳單位自1950年7月1號起改為新臺幣,銀元同新臺幣以1949年12月29號最後牌告匯率固定為1銀元=新臺幣3元。1956年8月29號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3號解釋:「《妨害國幣懲治條例》第三條所稱偽造變造嘅幣券,係指國幣券而言。新臺幣地方性嘅幣券,如有偽造變造情事,應依刑法處斷。」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