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5

This version was saved 10 year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王于欣
on November 30, 2013 at 10:46:54 am
 

貿易全球化 閱讀心得     應華一乙謝欣潔

    在經濟全球化下,帶來許多挑戰,如SARS、中國人口增加拉抬糧食價格、中國及印度崛起影響全球經濟版圖、食品工業化大量生產、毒品與非法交易、汙染與疾病、財富分配不均、人才全球流動。其中有幾點我特別想提。

   首先是食品工業化。這是因為為了回應全球化,能大量製造、長久保存和壓低成本的產品才有競爭力和利潤,因此食物中不可避免的加入許多添加物。前一陣子胖達人香精事件引起很大的風波,更早之前塑化劑事件更是占據新聞版面數月之久,讓我開始思考,這不僅僅是單純用「廠商、業者黑心」寥寥數語可一概論之,而是全球化下飲食方式的巨大變動,社會的消費習慣改變。另外,連鎖店、速食店在短短數年內,已成為大多數人主要的用餐選擇。也許在詬病商人不肖的同時,也應思考自己的消費方式與這個時代的關聯。

  第二,財富分配不均。Geoffrey Garrett 認為現今國家要有全球競爭力,就必須只能在知識經濟和低收入經濟兩者間擇一發展。大多數中等收入國家,無法和富國的高增值產業競爭,就只能和低收入國家競爭,但因中等收入國家的工資較高而使策略失敗。這是否和近年台灣年輕人不就業比率日益提高、打工旅遊盛行高度相關?薪資水準遲遲無法提升,對政府喪失信心,啃老族的增加,都不是短期能解決的。

   第三,人才全球流動。不只美國善於吸引人才,很多國家對於高階人才的爭奪戰已開打,例如新加坡,對於能力優秀者予以許多住宿上或申請延長留在星國的優惠,目的就是希望能廣納這些人才,而成效的確十分卓越,亞洲跨國人力資源公司博禹發表的「2013年人才報告」指出,新加坡是台灣人出國第二選擇,勝過香港、北美。

     

    經濟全球化是否一定會讓一個國家的經濟快速和穩定成長?是否有助於減少富國和窮國間的貧富差距?是否會導致一個國家內部貧富差距的擴大?究竟要不要簽服貿?

對台灣而言,不是要不要參與全球化,而是勇敢面對全球化的挑戰,解決它帶來的問題,重新思索自己政治和經濟的定位。

 

   台灣一直將GDP成長率當成政績宣揚的利器,忽略與民眾更直接關聯的經常性薪資、工時,基本工資,造成GDP成長與薪資提高的不同軌。本周的商業週刊就報導了政府花費數十億蓋蚊子館,意義何在?因為徵地興建工程的確是短時間內提升工業、拉抬地價的捷徑,但土地變更後卻乏人問津,造成的不只是金錢浪費,還有時間及人力不必要的消耗。

 

    關於反貧困運動文章中有一段德國詩人對於青年「去政治化」的論述,他說:「在各種無知中,最差勁的是『政治無知』。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他從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他彷彿懵然不知,種種生活費用,如大豆價格、麵粉價格、租金、醫藥費等,卻全都與政治決定息息相關。他甚至對自己的政治無知引以為傲,挺起胸膛,高聲說自己討厭政治。這愚人並不知道,基於自己的政治冷感,社會出現了淫業、棄童、搶匪-更可悲的是出現了貪官污吏,他們對剝削社會的跨國企業阿諛奉承。」台灣有愈來愈多年輕人產生公民意識,如洪仲秋事件造成的巨大回響可見一斑,但仍有許多人「政治冷感」,我想藍綠意識形態鬥爭嚴重可能是個原因,「非獨即統」的思想、只能選邊站等等,種種偏激的思想,令人們望政治而卻步。我們需要愈來愈多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公民,撇開意識形態鬥爭,專注在如何讓台灣更宜人居,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世代下站穩腳步。

 

 

 

貿易全球化 

周欣宇 

大一應用華語文學系乙班生 

         這次的課題主要讓我們提早察覺現時社會所面臨的社會工作年齡老化與即將面臨少子化問題,讓我們對它有所防備。

        這類問題主要是因為現代人的思想與生活的改變造成。在我們祖父母的年代,甚少有人能夠有機會上學。生活的收入大多是靠手藝或勞力換取,婦女們都是大多是都是全職家庭主婦,家庭的運作都較為傳統樸素。同時,按照華人的傳統習俗都喜歡兒孫滿堂,而且對孩子的照顧較為簡單。當時每個家庭的小孩平均會比現代來的多。

         大約從我們父母那一代開始,物價、房價、生活素質等….的提升,再加上教育開始普遍化。人們開始以​​智力取代勞力。此外男女雙方不再有差異,女性也能擁有自己的事業。在男女雙方都忙於工作的那個時代,人們開始以​​“優生”取代多生。由於生得少,自然對孩子的照顧也會更為專注細心。這樣的改變使得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一輩出現像“媽寶”這類的小孩。

         憑著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腳步慢慢前進的同時,人們對生育下一代的思想變化與觀點的改變。這樣的改變,使得年輕一輩以後要面臨許多困境。其中最緊急的就是失業問題。這個問題會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為現代年輕人普遍受過高等教育,大學文憑可以說只是踏入社會的入門票。許多大學生卻不能理解這點,他們認為以自身的條件與現時的薪金不符而拒絕就業。此外,大學生會普遍認為手藝類型的工作。如:糕點、藥材鋪、木頭家私業等…是卑賤的工作,不願從事。這也是為何許多老字號或手藝會相續失傳。

         最後,全球人口的增加,是全球處於憎多粥少的情況。對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人們必須要擁有獨特或過人的技能才有能力與全球各地的對手進行競爭。弱肉強食的情況就在將來會非常普遍,要在未來的舞台上站得住腳,除了能力還要毅力。

 

上課筆記

周欣宇

应用华语文学系乙班生 

RCEP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即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TPP =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

其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中的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等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目前台灣正積極想加入此協議。

APEC = Asian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工商諮詢理事會亞太中小企業峰會,亞太中小企業經濟諮詢會議,亞太經合組織,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官方經濟合作組織, 19891月, 澳大利亞總理霍克訪問韓國時提出“漢城倡議”,建議召開部長級會議,以討論加強亞太經濟合作問題。經與有關國家磋商,首屆部長會議於1989116日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東盟六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的外交、經濟部長參加了會議。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正式成立。 199111月,APEC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漢城舉行,會議一致同意接納中國、中國台北和香港(19977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為成員。

UN =聯合國

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在19451024日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簽定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誌著聯合國正式成立。

 

 

499850561                      夏建雄                     第五週的上課心得 

 

 

崩世代

1.  稅收問題

2.  台灣經貿傾中 貧富差距惡化

 

退休問題 

1.  少子化

2.  薪水低

3.  負擔大

4.  壓力大

 

醫療進步,台灣已在民國82年時就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 高齡化指的是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百分之七,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 退休之後的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質就越來越重要了。年來少子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扶養比越來越高,養兒防老的觀念愈來愈不適用了,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時就會幫自己先想好退休之後的安排。根據勞基法的規定,台灣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

十八趴 

所謂“十八趴”,是其正式稱謂是“退休公務人員公保後養老給付優惠利率存款”制度。 按此制度,凡擁有199571日之前年資的政務官,包括政府官員和縣市長、民代等,在退休後都可享受“十八趴”優惠。給予十八厘的優惠利率,在今天的低息時代看來,當然是很高的利率。但在該制度定型時,市場上的利率都很高,十八厘並不算很高。由於退休公務員的官職高低不同,年資也有長短之分,故形成“肥大官,瘦小吏”的現象。

房地產投資問題 

因為日幣貶值的關係,很多台灣人到國外投資房地產,因為划算。2013年台灣人在國外投資的地方大部分以東南亞為主,比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等等。

區域主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的一種理論,強調“鞏固國家與周邊地區的利益及外交”。

在一開始的10年左右,區域主義是非常盛行的,之後雖然逐漸受到冷落,但因此理論已擴展至全世界,因此在1980年代末,冷戰結束而全球化運動興起後,區域主義再次受到重視。

TPP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中的紐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汶萊等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20111110日,日本正式決定加入TPP談判,而中國沒有被邀請參與TPP談判。2013910日,韓國宣佈加入TPP談判。

APEC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於1989年,是亞洲一太平洋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的區域性經濟組織。

APEC領導人穿“安代克”拍攝全家福:APEC會議的一大亮點,就是被稱為“全家福”的參會領導人合影,這被稱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服裝秀。今年,各國領導人將穿著由巴厘島傳統手工編織的“安代克”布料做成的襯衣來照全家福。“安代克”是一種採用巴厘島特有的編織法“伊卡”製成的布料,從染色到紡織,全部採用人工作業。

亞太經合的目標是為本區域人民普便福祉持續推動區域成長與發展;促進經濟互補性,鼓勵貨物、服務、資本、技術的流通;發展並加後開放及多邊的貿易體系;減少貿易與投資壁壘。

中國上海自由港 (2020年預計建成)

自由港(free port)是指全部或絕大多數外國商品可以免稅進出的港口,劃在一國的關稅國境(即“關境”)以外。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對於自由港來說,外國商品進出港口時除免交關稅外,還可在遵守所在國有關政策和法令的前提下,在港內自由改裝、加工、長期儲存或銷售。而這也是為什麼進口商品在香港等自由港城市較為便宜的原因。

對於不少內地居民來說,香港是個不折不扣的購物天堂。因為在香港,進口商品價格相較內地便宜不少,尤其是在奢侈品、化妝品、數碼產品等商品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在商品物美價廉背後,究其根本原因則是香港是一個免稅自由港。不過,到2015年至2020年期間,香港的這一自由港優勢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削弱,因為上海正在謀劃建設國際意義上的名副其實的自由港。這除了能夠幫助上海提升成為國際航運中心之外,其副效應則是可能吸引長三角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居民蜂擁至上海消費。

 

 

   上課心得                                    

應華系104李怡慧

開始上課時,老師詢問我們對於崩世代的了解有多少,並給我們四個選項,分別是A:60% B:60 C:30% D:10%,只有一個人選A,有三人選B,有八人選C,有二十五人選D。我對於崩世代只有初淺的了解,而崩世代主要有幾個面向:大量資本外移,產業空洞化,大量失業潮及經濟泡沫化,我們正處在於一個不穩定,並且隨時會崩潰的時代。

今日課程主題為由崩世代講起,全球經濟現正快速而密集地流動,先由高齡化社會講起,由於國民年金制度及退休金制度不足以負荷現今老年化的速度,因此退休年齡上升,由六十五歲不斷往後延,但是台灣並未實施真正相關的改革。老師問了第二個問題,什麼是18%?並給我們四個選項,分別是A:60% B:60 C:30% D:10%,只有一個人選A,有十三人選B,有十八人選C,有十一人選D18%的主要原因為過去台灣公務員的薪水較低,為了調整薪水,因此規定公務員存在銀行的利率為18%,以往的銀行利率約13%,在當時為合理的制度,不過現在銀行利率只有3%~5%18%在現在已成為暴利,政府因此支出上千億,如果台灣現在仍不修改制度,勞保和宮保基金將岌岌可危,在五到七年內恐會崩潰,這些都是崩世代的問題,也是造成崩世代的原因之一。接下來,談到薪水的問題,現在的22K,其實是政府補貼企業用人,在這樣的制度下,薪資因此訂下,高不起來,而貿易全球化、跨國資本興盛、工廠外移、追求便宜工資更是主要原因,但薪資變少的現象,並非所有人都如此,而是將差距越拉越大,如果想改善條件,只能提升個人的競爭力。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也與台北房市問題息息相關,連本地人都不見得買得起房子的情況下,卻有這麼高的售價,主因是因為全球資金流動,台北房價比起香港或是其他地方,算是較為便宜,因此有很多外國資本家跨國投資,造成台北房市高價化的現象,此外,過去很多人會到加拿大或是澳洲置產,但因為匯率變少的關係,房價相對較高,所以現在多投資日本的房市,因日幣貶值,東京買房甚至比台北便宜。

最後則談到區域主義,台灣目前政策為希望加入TPPRCEP,現今全球的趨勢為以區域主義為基礎,促進國際發展,我認為目前亞洲的經濟情勢較為穩定,當中國勢力崛起,將會帶來不同的勢力平衡。

 

 

貿易全球化:論台灣為何應積極加入TPP與RCEP

                                                交換生 楊家豪

 

    臺灣是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國家,我國為了持續加強貿易的發展,政府乃積極突破經貿外交困境,於2002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經貿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國的經貿關係越來越緊密,由於WTO會員國眾多,WTO框架下的多邊自由貿易體系談判屢屢失敗,於是各國開始將目光轉移至雙邊及多邊自由貿易區的談判,推動區域經濟整合,降低投資障礙,吸引國內外企業投資,並興起了全球簽署自由貿易區(FTA)的風潮。截至2013年,全球總共已簽署546個區域貿易協定(RTA),而有全球目前已有354RTA已經生效,臺灣重要的貿易夥伴國家逐漸成形二個重要的區域經濟整合,臺灣的經貿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第一個是包含中國大陸、日本與其他東協國家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 RCEP)亦已逐漸成形,而預計在2013年年底談判完成;第二個是以美國為首所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 TPP)包含了泛太平洋的重要國家,並且預計要在2015年完成談判。

        從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資料顯示:RCEP的成員國佔我國對外貿易的35.2%,故其對我國之經濟影響是相當重大的。而以亞太經合會各國為主的APP而言,2012年臺灣與亞太經合會貿易總值達4729億美金,佔2012年臺灣與全球貿易總值高達82.7%,影響臺灣對外貿易相當重大,將會影響臺灣未來的經濟命脈。臺灣的產業面臨重大挑戰,唯有開展新一波的經濟自由化,才能強化產業結構調整,為臺灣找到新的產業動能。臺灣需要經濟自由化、建立一個經濟高度自由的經商投資環境,提升產業水準,將臺灣展現高科技、高素質的國家,以創新的能力來因應這場區域經濟整合的風潮,盡力避免臺灣在這場整合風潮中遭受嚴重的損失,臺灣應極力避免被國際區域整合邊緣化,讓臺灣的經貿與世界重新接軌。

 

 

助教

http://www.youthhub.tw/ 青年政策大聯盟

http://www.yda.gov.tw/main.php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歡迎各位參考看看 讓大學生活多采多姿

 


崩世代——上課心得+筆記

梁凱韻 40085045I 應華104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便提出了一個詞——崩世代。崩世代包括了財團化、少子化和貧窮化。老師在課堂上從台灣的經濟和社會方面為我們細細地解釋。

 

我們開始開始討論台灣的一個制度——18趴。18趴是退休公務人員優惠存款。公務人員退休後政府每個月會再補貼銀行存款的18%。但是因為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提高了,所以這退休金制度已不適用於現在了。一個公務人員工作25年,退休後不工作卻仍可領退休金約25年。這情況造成每個國民都負債。其實這情況不止發生在台灣,歐洲許多國家也面對著問題。國家提供的福利和退休金,幫助了人,但同時也把現在的安逸變成未來子孫們的負擔。

 

現在台灣也面臨少子化的問題。一個家庭只有一至兩個的小孩。在上一代,家庭仍把四五個孩子視為正常,那時候約兩個孩子奉養一位長輩,可以共同分擔。但是現在一個孩子奉養一位長輩,加重了年輕人的經濟壓力。政府政策規定一個大學生的起薪是22K,但是我們不能說這樣就幫助了大學生。很多企業或公司認為只需要付22K給社會新鮮人就可了,造成起薪被規範化並倒退的情況。

 

老師給我們的建議是不要局限自己,要多方面去接觸和嘗試。現在台灣開始流行投資國外的房地產,尤其是最近都往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發展。一些國家的房子相較台灣的來得便宜。在幾年後,或許貨幣上的匯率會帶給我們無法想像的盈利。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由東盟十國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毆打利亞、新西蘭、印度(也稱10+6),所涵蓋的的區域佔全球的三分之一,將會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區。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為促進亞太區的貿易自由化,由汶萊、智利、紐西蘭和新加坡發起,目前已加入談判的國家有美國、澳洲、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日本。

APEC: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特點是採用非約束性承諾和成員的資源。

UN:聯合國,為避免全球社會、經濟、人權的問題創立了聯合國。

心得 :TPP&RCEP

應華106劉法柔40285207I

    從小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對於國家被國際邊緣化這議題不陌生。由於政治因素,使得世界各國自美國與中國建交後相繼與台灣斷交,面臨這般窘迫的國際情勢,台灣不得不積極向外發展,尋求國際舞台。目前為止,台灣以各種名義參加了APEC、WTO等等的國際組織,希望能藉由提高國際曝光率以及全球貿易重返國際。

   最近,有兩個國際組織吸引了各國注目,它們分別是TPP以及RCEP。

  TPP:全名為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是由APEC成員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旨在促進亞太區的貿易自由化  此組織由美國策劃,旨在"圍堵中國",各會員國一期待著此組織能夠成為媲美東協+3的龐大組織。由於台灣原本就已經是APEC的會員國,我認為要加入TPP是相對容易的。而且,如果美國的目的真的是為了圍堵中國,那麼以台灣的戰略位置為考量,我國確實是有成為正式會員的有利條件,必須從現在開始積極爭取

   RCEP:全名為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是由東協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印度共同籌組(=東協10+6),此組織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RECP將自2013年開始推動自貿談判,目標在2015年底完成,若順利談成,它將涵蓋約"全球總人口數"的一半,所涵蓋區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區。雖然台灣加入RCEP的可能性向對於TPP低,但我認為我們也不可以漠視它,畢竟RCEP可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區(而且也位於亞州),如果不積極爭取與隻的連結,我們也將淪為海上的孤島如果能夠善加利用與中國日趨良好的關係,要與RCEP互動也絕非難事

 


一場關於全球化演講的心得

 應華103 499850119 王于欣

 

這是一個談論經濟層面全球化及人文創意的演講活動。

  

這次的演講,讓我有種獲益良多之感。或許是因為演講者陳博志的歷練,實在是非常豐富。尤其曾經是國家經建會主委還有總統府國策顧問,他的觀點,總是先由國家整體發展的大方向切入。這樣的思考模式,對於我這個社會菜鳥的學生而言,是一個嶄新的思考模範。

 

現代人常說全球化,每當想到全球化,我的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國際間商品間競爭激烈的狀況。不過,陳老師理解的全球化模式,不必談向國際,在我們國家內部的經濟結構就已存在相似的現象。他讓我們思考的例子是,台北車站和板橋的麵包店。他說,假設兩個麵包師傅擁有的條件都相同,但一開始會由於地區的關係,台北市的麵包店師傅薪水就是高於板橋的麵包師傅。隨著交通的發展,更會帶上人才的流動,資金的流動及經濟的流動。搭上捷運從板橋到台北市區,不必半小時,交通成本也就幾十元,板橋麵包師傅自然會來台北,而人力成本問題也會是麵包店老板的思考重點。此時人力的流動會造成兩地薪水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而這樣的過程和全球化的過程是一個相似的情形。

 

如果說這樣的模式是全球化經濟交流的縮影,那麼弱擴大到現在兩岸之間的服貿協議,那我們該怎麼辦呢?這是第一點我想到的事。陳老師說:「台灣有三點,是最大的利器,我們最該增進並且維持的就是,傳統消費品的少量多樣、電子資訊深厚的技術和生產能力、不排斥多元文化的背景。」發展技術和經濟的同時,最遺憾地就是,失去人文的薰陶。傳統消費品如何和大型國際企業掌控的產品競爭,需要的就是一種人文的創新。然而政府常常把人文創意當作一種獨立的產業,而不懂得和經濟發展結合,若是少量的這種傳統消費品,注入多元文化的創新,這將會造就一個特有的市場,不必害怕大企業複製型消費品的蠶食鯨吞。

 

今天的盛會,是給我一個由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機會。放眼國際之前,先審視國家內部,固守我們本有的優勢,理解無法競爭的劣勢,才不會受全球化的大洪流吞噬,而在這洪流中載浮載沉的,迷失了方向。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