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意義經濟 499020257 林佳誼

「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是近來台灣社會討論極為熱烈的兩種產業發展概念,不僅涉及了知識、創新等核心經濟力的發展與規劃,也涉及了對「教育、文化、科技」等台灣整體社會結構之變遷與轉銜的觀察。「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所涵的產業面向雖然有所不同,但也有其相互重疊的本質,例如兩者都強調「創新、知識」的重要性,其中最核心的共通內涵,在於兩者都強調「意義的價值」。「知識經濟」與「文化創意」之主體性的顯現,也是由後工業社會中資訊暴增的「意義」環境而來。各種排山到海而來、俯拾即是的意義素材,不僅讓意義的組構更為隨手可得,也讓意義的體現從一種抽象的哲學概念,逐漸的演化成更可感知、更可操作的活動方式,讓意義逐漸脫離它所依附的客體,成為一種可被獨立辨識的主體。在意義經濟的時代,「消費的意義」就是「意義的消費」,誰佔據意義的至高點,誰就能佔據意義經濟版圖的主控權。

文章裡講到copy n paste,因此這些東西缺乏feel n love,只是浮光掠影的東西,缺乏本質與意義,這讓我想到現在很流行山寨版的東西,這些都是經由copy n paste而來,已經缺乏東西本質上的意義;也讓我想到其實現今許多流行文化,它出現的意義只為了符合大眾的口味,然後可以大撈一筆錢,本質完全就是空洞的東西,沒有意義。現今社會真的需要多一點有意義有文化的東西去填補社會的寂寞,讓物質的思考更深刻。

 

 


 

11 意義經濟的意義--資料閱讀心得

499850286   陳怡伶 

 

         這篇文章中不斷地提到人們透過copy & paste創造意義,並消費意義。我認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屬品牌帶來的意義經濟。我認為品牌經營這個概念很好的詮釋了意義經濟的概念。每當我們想起運動鞋總會想起NIKE、adidas等知名運動品牌;提到精品就會想到LV、香奈兒、COACH等。大家對這些所謂知名品牌的產品趨之若鶩,甚至相互攀比。大家只要買東西都會優先考慮該產業中較知名的牌子,這種現象很值得探究。我認為就像文章中講的,由於資訊的不對等,大家之所以選擇知名品牌主要是買安心。認為大廠牌的產品比較有保障、品質也不會太差。就像我們生病了會選擇去知名的大醫院一樣,認為大醫院的醫生比較好,比較讓人安心。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就像前陣子爆出的食安危機,許多大廠牌被爆料出產品標示不全、使用劣等材料欺騙消費者等等。我記得幾年前NIKE也曾被爆料剝削勞工、血汗工廠的事件。也許大廠牌的產品品質有一定的標準,但我認為仔細挑選、貨比三家還是很重要的。大家不應該被品牌效應所蒙蔽,不要本末倒置,應該想清楚,你要買的究竟是產品,還是品牌。

 


 

教育與文化資產

應華106  40285222I 徐珮瑜

     看過《台灣原住民文化發展》這篇論文讓我對台灣原住民更有深一層的理解,因本身是外國人,所以對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源流不是很熟悉。這篇文章讓我知道台灣漢人和原住民之間文化上存在的矛盾,然而在這過程中台灣政府又應該採取怎樣恰當的措施來成功發展台灣的本土文化?

     我個人認為,台灣應該保留他們珍貴的資產-「原住民文化」,因為只有這樣台灣才能真正抱有獨特的特色,屬於台灣真實的味道。在台灣占大多數的是漢人,所以和中國大陸地區的文化很相似,但是原住民文化卻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居民醞釀出來的千年的文化,所以更應該推廣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才不至於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被全球化的風潮給吞噬。那應該怎樣推廣原住民文化呢?根據《台灣原住民文化發展》的作者聯合大學全球客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煥雲主要分析出五點台灣原住民文化發展政策:

  1. 原住民語言的教育與傳播
  2. 建立台灣原住民學知識與工作平臺
  3. 重建原住民文化環境
  4. 推動原住民文化產業
  5. 推動原住民文化交流

     要保留台灣原住民的文化,除了以上這些政策,還要讓社會大眾破除其對原著民的刻板印象,多元種族能成功走向全球化主要成功的契機就是種族們合作和互相幫助,因我本身的國家就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在自己國家上也看到了種族之間的矛盾和問題,所以在種族上的課題上,政府應小心翼翼的應付,以能要求達到公正公平的決策。

 

 

        全球教育發展與內涵之研究讀後感  應華104 李佳儒

  本篇文章分為四部分,第一是講述求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概念,接著描述全球化教育的歷史演變,之後則以美國全球化教育做舉例,最後則是綜觀台灣,美國和歐洲的全球化教育,首先到底何謂全球化呢?Giddens 與Harvey兩位學者認為藉由全球網路系統的發達,降低區域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限制,形成一種時空壓縮的現象,但作者認為雖然這樣的現象是希望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平等對話,但卻蘊含帝國壓制全球的戰役,因此許多領袖提到:全球化仍具有摧毀的力量,它隱含一股對第三世界殖民國家的控制。然而全球化確實帶來一些問題,導致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產生。

  反全球化並非反對全球化而是反對全球化所會帶來的問題,像是貧富不均,資源重新分配的問題,其運動主要訴求是達到全球資源全球人民共享的現象,他們所認為的全球化隱憂我舉以下兩點:全球化可能造成經濟的國家主義,而非國際合作,或是全球化導致美國經濟,文化帝國主義的狀況,在我認為,這兩點確實當今全球化所產生的現象,我覺的全球化像是一把雙面刃,它能促進全球經貿的往來但相對的部也是一種強權國家的侵略嗎?一種經濟強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剝削,隨著血鑽石,和最近奧運的外籍勞工被壓榨的事件可知,全球化真的衍生很多貧富不均的問題,也儼然成為國家之間對彼此的制裁和制衡,產生一種新的國家之間的戰爭,所以我滿認同反全球化這些訴求,因為我希望全球化能塑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而非導致更多的紛爭,而這點就要藉由各國達成共識來一起努力了。

  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有描寫台灣的全球化教育,才發現國內的研究並無實際設計全球化教育課程的實施與發展,而就算有也只是以英文教學和資訊教學為主,跟真正全球化教育仍有一段距離,在我認為,台灣的教育很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在全球化的社會中是需要具備的,因為我們會接歐道來自各種文化背景的資訊,如何從中取捨並歸結出自己一套的想法變得很重要,因此,我覺得台灣全球化教育中也該有這類課程的規劃,從小學開始就養成學生讀國際新聞的習慣,道了國高中就可閱讀英文報紙,甚至舉辦一些辯論會,或是模擬聯合國的開會,我覺得這些活動都非常有意義,也應該從小就實施,因為習慣一旦養成要改就很難,這也就是為何台灣大學生與國外學生相比總是缺少自己的意見,此外,全球教育也該加入人道關懷的概念,因為現在全球化的缺失就是太過經濟與功利主義,導致貧富不均的問題,所以從小教育學生人道關懷的概念,培養反思的能力,到了出社會時,更能對這些問題感同身受,進而給予適當的協助,總而言之,我覺得全球化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是取決個人所探討的面向,沒有一件事情是只有優點而沒缺點,所以問題就在於我們該如何減低傷害的造成,這就需要具被人道關懷的心,此外,也需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不會人云亦云,淪為被操控的工具。

 

教育與文化資產   上課心得               106應華一乙  夏佑寧   40285218I

           本週上課的主題是「教育與文化資產」。各國在強調融合的地球村世代,跟隨前球化的浪潮下究竟如何與在地的特有文化平衡?

在論文中提到,全球化與民族主義幾乎是並行發展的。這讓我聯想到今日的南韓,一個科技發展蓬勃、社會繁榮先進的現代國家,其國民給外人的印象多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他們在跟全球化接軌的同時不忘扶植、擁立自己的文化,甚至加以發展出新的火花,使得擁有濃濃韓味的古裝劇和蔓延各地的K-POP聞名世界。論文中說到R.Robert曾提出一個「多元模型」,強調全球化不是強勢文化的文化帝國主義,不是製造一個單一而且完全相同的文化形態,而應該在各不同文化的交流之下,形成一個由不同人類團體、國家社會和全人類所組成的「全球人類環境」。也就是指,「全球一體」和「個別社會文化的獨特性」是並行不悖的。

        以台灣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顯然我們的教育制度裡不斷地灌輸學生國際化的觀念,從「雙語幼兒園」到「國際中學」,無不再再強調向外發展,本土文化並非主流。但這些特有的文化資源乃台灣立身國際時獨一無二的旗幟,若我們懂得善用利器,進而包裝、行銷、精緻化,使它們成為重要的觀光資源,更能讓外國人能以政治以外的角度細細品嘗台灣的美。好比最近的新聞提到,台灣的平溪天燈被外國出版社評選為「14個死前必參加的祭典」之一,而想必將有更多的遊客慕名而來欣賞壯觀的燈海。這便是成功將在地文化資源推向國際舞台的成果,全球化和在地化其實並不矛盾,如何在國際導向的浪潮中珍視、保育特有的本土文化,是國人尚須要學習的。

               

 

教育與文化資產的閱讀心得

             應華106 賴維芃

 

    在這全球化的潮流中,人們每天都在接收無論是從電視、收音機或者電腦上來的各國新聞,全球化席捲我們的速度太快且帶來太多應接不暇的事物,甚至讓人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就忽略了這些多元性的消息。我想這也是一種全球教育的模式,畢竟我們未必要經由學校,才能和世界更接軌。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們有更多種更多樣的管道去了解世界,經由這些管道,我們依然能學習到很多事情,使我們拓稱視野,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學會和不同人種做有效的溝通合作。

       這些大部分是國中和高中公民課本所傳達給我們的知識,但在其他課本中就沒有如此的全球認知,舉例而言,學生很少從歷史課本上讀到不同種族的視角和觀點,也因此我們以中華民國的角度看待西安事件,以美國人的角度看待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學校的教育讓我們的視野無法跟上全球化的劇變,我們固守著自己的一方想法,在自己的天地中安分守己。然而全球化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的態度和想法應該要時常汰舊換新,與時俱進。因此,政府應當多花些心思在課程與教科書上,注入更多多元角度,放入更多世界觀,讓學生在學校裡就能夠培養全球化視野,幫助學生對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有進一步的認知,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站穩陣腳;教育也反映世界的真實狀況,讓學生看見現今的社會樣貌,也為他們前進國際做好最穩當的基礎,培養其全球導向的能力。

     全球教育讓我們擁有世界公民的素養,讓我們了解更多的文化、更多的不同,大眾因此能較為放開心胸地看待各種的差異,而且多虧於教育讓我們認知了更多,才能消弭以前無知時的盲目敵意與歧視,使我們心中有空間接受與包含不同,像是現在最熱門的多元成家議題,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同志成家的概念也許還很驚世駭俗,然而在全球化教育的改革之下,七、八年級生後的年輕人或小孩已經能心無歧異的接受多元成家,或者更甚的贊成這樣的想法,今年十月二十六日的同志大遊行就是一個很好例子,有香港人、韓國人、日本人、歐美人士以及各地大專院學的學生們,都齊聚一堂共相盛舉,這一切的變動都多虧了全球教育的努力不懈。

 

 

教育與文化資產閱讀心得

周欣宇 

大一應用華語文學系乙班 

        古語有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教育在古時候就有著崇高的地位。但是在變化迅速的現代社會教育也得跟上時代的洪流;否則同樣也會被淘汰。相對而言,現時的老師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以一成不變的課程教學。同樣的,老師對一個學生的評價再也不能單靠考試來評量。

         一個有見識的教育者,一定要懂得如何將當今的訊息與技能融入教學中。他們不再以籠統的方式將課本上的固定知識教育學生;相反他們會透過各種方法,如分組報告、觀察時事、課外參訪等…..以促進學生個別的想法來達到進步。這種進步不再是僅僅與課本上的進步,而是學生對自身的認解與對事物的思維方面的進步。這種進步對於一個即將踏入社會的成年人來說,遠遠比課本上的知識來的實用。

        但是現代人有許多的學校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如我的僑居地而言,學生在學校所接收到的資訊十分稀少,有的可以說是一概不知。這種現像不只是學校教育者略的問題,在學生本省的家庭教育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樣的教育直接導致我國的學生成為不折不扣的“時事白痴”,這種現像對我國日後的競爭能力與其他國家的學生有著明顯的差異。

        欲改善的這種根深蒂固的教學制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餘。對下一代的家庭教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對小孩灌輸正確的學習態度比老師在學校所教的所說的來的更有效。

 

 

 

 

 

 

 

 

 

 

 

 

第十一週  教育與文化資產      應華106謝欣潔

                                台灣的教育制度一直是很多人的痛,也有非常多的教育界人士、學生、家長等等非常關心,現在「畸形」的教育制度究竟會產生出什麼樣的下一代?到底現行法制下有沒有更改和進步的空間?從九年一貫到十二年國教,教育上的變革或許有許多為人詬病之處,然而這何嘗不是我們試圖突破舊體制時難以避免的陣痛?

  而在看完論文後,我發現台灣的國際觀不足,果然是導因於教育方針下,造成大家活在自己象牙塔,不知道世界發生的事,亦不關心的情況。例如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的部分,只關心荷蘭、西班牙人、日本、清朝下對台灣的「統治」與台灣的「抵抗」,當他們撤出台灣時,沒有交代這些國家後來的發展。最終只激起了民族意識,忽略外國的觀點及全球的整體性。也難怪日前歌手張懸的舉國旗事件會造成一波不小的回響,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若彼此不了解,光憑想像或道聽塗說來臆測對方,自然產生不信任、恐懼,從而更加深彼此之間的對立。

   在全球化浪潮下,我認為教育的重點應注重以下幾點。第一,外語能力的培養。語言文字是溝通的媒介,若要雙方能溝通、了解,自然需要用彼此都能明白與使用的語言。過去一個世紀,英語一直是全球最強勢的語言,要搭上國際浪潮,必得懂英語,沒有別的空間。然而這個世紀中國崛起,華人日益強盛的經濟力量,使得華文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可以想見現在及未來的國際社會下,華文都是非常重要的語言,這是台灣的優勢,台灣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傳統,應予以保存、發揚與傳承。第二,國際文化與國際觀。不了解便產生敵意與衝突,因此若能了解各國文化,培養正確的認知,不但避免了不必要的衝突,也能使得各國一起合作,為世界未來盡一份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第三,環境意識與土地意識的加強。正因全球是一體的,所有在各地發生的事情都可能以蝴蝶效應傳播到其他地區,我們得意識到環境、土地與我們息息相關,與所有人息息相關,若是造成巨大的傷害,結果將是不可逆的悲劇。人與自然如何和平共處,這樣的智慧在我們的祖先身上可以找到,而現今在忙碌的工業浪潮下,彷彿被遺忘了,卻是十分重要的一課。第四,本土文化認識。球球化下國際之間彼此互通聲氣,更應該了解自身的優勢劣勢,了解自己的定位、文化意義。五,和平與友愛的重要。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論說文化差異是不易改變的,以內部文化價值做為個人和政治認同日漸重要。但我認為此時更應倡導彼此的共通性而非差異性,畢竟不論國籍、種族、思想上有多麼不同,最為一個人的本質,渴望愛、和平與幸福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教育與文化資產

 交換生 90299003X 楊家豪

 

 

         臺灣的教育一直都是相當令人頭疼的,從民國47年大專聯考確立開始,到了至今經過了50多年,臺灣依然在進行教育改革,希望以多元方式來選擇,並減輕學生們負擔的壓力,但是到頭來壓力只是越來越大。臺灣的教育內容對於全球觀的教育相當的少,一直都有從古至今中國的天朝觀念,相當封閉。臺灣的學生對於國際發生的一些大事,常常都處於狀況外。臺灣的教育要多加入全球觀,以及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認識,未來這個世界全球的緊密度只會越來越深,臺灣不能夠故步自封。

    我認為臺灣的大學生若有機會,能夠申請國外學校交換,增進自己的國際觀,並與不同國家的學生相處,能夠更了解彼此,而不是傳統的觀念與媒體所影響你的想法,像是我們總是以Hollywood的電影去看待美國是一個相當開放、英雄式主義,這只是一種假象,但當你與美國人相處,你會發現大多數人其實是相當保守的人。當今許許多多國際的糾結,或許能夠透過教育與文化,能夠更了解彼此,對彼此更加信任,也許就能夠將這個結打開。

 

教育與文化資產 課前閱讀心得

應華104 張婷婷 40085008I

          在一篇閱讀材料中看到:「教科書的陳述傾向『正面描述我群,負面描述他群』」,這句話剛好讓我想到最近的國際新聞日方反對中日韓共編歷史教科書。教科書如何編纂,受到各個國家政治影響很大,像之前也沸沸揚揚的吵究竟是「日據」還是「日治」。閱讀材料也提到:「社會的教科書標記了學生所處的社會界線,為學生創造了時間和空間的參照點。」也就是說,學生初步在正規教育所接受到的知識,有可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價值觀。上一堂課,課堂討論張懸事件的新聞。在當時我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個觀點我覺得滿有意思,他說張懸在英國開演唱會在舞台上揮舞台灣國旗的事件在兩岸會如此沸沸揚揚,原因就在於兩岸的教育非常不一樣。大陸學生從小就一直被教育著台灣是屬於大陸國土一部份,他們也被教育著對政治問題非常熱衷。我也認為自從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一直到現在,兩岸的人民存在的隔閡是一直存在的,在某些層面,尤其是政治和國籍認同問題,一直是對立的,即使現今兩岸有學術上,亦即交換學生的交流,兩岸人民仍是不能完全的和諧相處,或是可以和諧相處,只要不要提到政治問題。至於社會教科書的一些專有名詞和陳述方式,更是不能拿出來侃侃而談。兩岸的教育使我們呈現兩極的價值觀,我曾經就親身經歷。在高中時,我曾到英國遊學,那裏的大陸女生見到我們是從台灣來的,她就很開心的說:「原來是我們的同胞啊!」雖然當下我們這群台灣學生對她也很友好,只不過聽到那句話,不免多了尷尬的神色,不過在私底下,我們一至都不認可她這樣的說法,我們普遍想法都是:「誰跟你同胞啊!」但我們當時都表持著普遍台灣人遇到國籍問題含糊不強勢的帶過這個話題的態度。再者,我國中時在網路上聊天,遇到大陸網友,他們總免不了要問個幾個和政治有關的話題;還有更極端的是,當時我在網路上認識一個很罕見的喜歡台灣和對台灣這邊的生活型態感興趣的大陸人,我就把這個罕見大陸人的事告訴另外一個大陸人,另外一個大陸人非常不留情分的說,那個罕見的大陸人是異類。由此可見,因為教科書和教育體系的關係,一地人們的價值觀常常會相去甚遠。

        我看的這篇閱讀材料標題是「我們培育孩子成為全球公民嗎?」,這個標題引發我一些想法。我認為是的,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下,我們不得不培養孩子有世界觀,但我覺得問題是如何培養他們。我覺得小孩是否有世界觀是有城鄉差距的。我曾經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國小的操場看到指著不同方向的方向標,各個方向標上都寫著其他國家的名稱,當下我很直接的想法就是:「原來這就是現在台北市的小孩啊!」雖然我所就讀的小學在新北市,但我覺得我以前從來沒有其他國家的看法,除了對日本(因為常常和家人出國到日本玩)和美國(因為學英文)較熟悉外,台灣以外的國家,在小學時,我其實是不太認識的。當然我讀小學的年代,和當今年代的小學生是有差別的,但是我相信在台灣偏鄉的一些孩童可能還是有像我當年小學時的淺顯和模糊的世界觀。然而,因為有了網路,我認為要培養全台的小孩成為全球公民不是問題。

        教科書可以加入全球公民的視野,但是我覺得老師也要教導學生善用網路資源使偏鄉的學生有與台灣以外的世界接軌的機會。例如說網路上有一個交換明信片的平台,透過寄收明信片的方式,就能和世界各個角落的人有了互動。此外,這年頭也因為網路的關係,遠距教學的平台愈來越發達,如由一些名校哈佛、MIT、史丹佛大學等有參與的EDX和Coursera就是很好的例子。透過這些平台,世界各地的學生都有機會上到名校教授開的課,甚至能拿到名校頒的修課證書,更好的事,這些課程是免費的!也有專家提到,在這樣的趨勢下,過不了多久,世界上的大學會愈來越少。也有一個鮮明的例子,讓我認為是全球化下教育方面的正面成果。有一位參與遠距教學的教授分享說,他曾經收到一封來自中東地區的學生來信,學生在信上解釋他常常遲交作業的原因是因為他住的地區,每天供電量只有六小時,所以他常常沒辦法如期完成作業。我覺得這個例子就讓我覺得在現在和以後學生要具備全球公民的視野不是不可能,只不過可能還是需要執教育鞭的老師給他們一些觀念,當然教科書的編纂也不能太偏頗,必續盡可能的中立,但以現在的政治局面,很難有國家放下身段,也因此只有透過和其他國家的交流(網路即是最好媒介),才能更了解一地的人民而不是只局限於偏頗的刻板印象。

 

 

 

十一周心得

陈秋琳 (交换生)

 

Today, Prof Yang mentioned about how we are representatives of our country whenever we are overseas. It is very true that when people learn about which country we are from, they would naturally assume that we know everything about it, be it cultural, political or economical. Hence, to be ignorant would reflect very badly on us. Prof Yang also said “ 在全球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在本土文化下功夫。”  And this, deeply resonates with me.

 

Being an exchange student, I have come to realised the importance about understanding one’s country. On one occasion, I was asked by my Taiwanese friend about what we have for breakfast back in Singapore and this simple question made me realised how diverse and different my home country is. Just for breakfast itself, you will find the following in any hawker centre: Chinese food such as chwee kueh, kaya toast, dim sum etc; Malay food such as nasi lemak; Indian food such as roti canai; International food such as English breakfast, burger, etc. This list is no way exhaustive. Our food culture is highly varied and it stemmed from the racial diversity of our society. (Note: This is applicable to Malaysia too.)

 

National identity was also mentioned in class today. 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ssets (today’s topic) do have their impact on it. I, for one, have a conflict with my own national identity.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Malaysia but educated in Singapore since Primary 1. I go to my school in Singapore and return home to Malaysia every day. It is probably hard to understand how it all works but here I am. The thing is, by law, I am a Malaysian but I feel like a foreigner in my own country. I really do. It is as though Malaysia is my birth parent while I am being adopted and raised by Singapore. I am not proud of it but I am not ashamed of it either. I can recite and even sing the Singapore national pledge but I only know the first 2 words of Malaysia national anthem. When my friends ask me about where is the best place to shop in JB, I am clueless. However, if you ask me about Singapore, I can easily name a few. Basically, I feel I am a Singaporean yet I am not. Therefore, now that I am in Taiwan, when people ask me where I am from, I would say that I am from Singapore. This is because I know that I am unable to answer their questions that are related to Malaysia. I do not feel like a proper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untry, like what Prof Yang said. Having been educated in Singapore, I understand the country way better than my own. I made all of my friends there. Hence, I feel that education truly makes a difference about how much you understand a country while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impact of it allows us to develop emotional attachment. Some people call it effective propaganda; I prefer it to be called a successful inculcation of a sense of belonging, giving us a place we can identify with.

 

 

黃錦賢   (交換生)   90299017X

11週-教育與文化資產 

     One important thing that I think should take away from this lesson is that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should progress simultaneously. Part of globalization is about knowing one another’s culture, thus if we ourselves do not know our own culture, how can we pass the knowledge to the foreigners who wanted to know our culture? Globalization is not about eliminating or forgetting our own culture or to follow another’s culture, but is to shar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unique culture of our own.

     How many of us really know own country’s culture well enough to answer any questions from a foreigner? For me myself, I can boldly admit that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my own birth country. Ranging from stuff like history of Singapore to delicacies of Singapore, perhaps I only know less than 50% of these. Besides the fact that it’s personal fault, such as never put in the effort to learn more about this homeland of mine, there is also one very important factor,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my opinion, culture inheritance relies quite a bit on educational system. Culture education will allow more students to know that certain culture does exist in the country, and may arouse some interest in some students, so that when one needs to introduce the full Singapore to the foreigners, he/she won’t be caught dumbfounded. And of course, this does not only apply to Singapore but to any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speaking of globalization, global education is important as well. Global education includes world economy, human rights, wars, environment and many other topics too. Having to learn all these is actually to widen our worldview, to make us understand more things other tha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s, so that we can judge issu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u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equip ourselves with not only the knowledge of our own country, but knowledge from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global education.

 

教育與文化資產

應華系104級沈佳蓮

    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對於身為學生的我們、未來可能走上教職的我們,教育與文化的課題顯得更為重要。我們在進入大學、學習如何做為一名華語教師的同時,就早以全球化作為大前提。沒有全球化,就沒有語言教學、沒有文化交流可言。我覺得課堂上老師所講甚是,在地球村的時代,我們除了接納外來文化以外,當我們面對外地人時,也要拿得出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有向他人介紹自己文化的能力。

    其中,讓我感觸良多的便是自己的實習經驗。一開始,我抱著華語教學為主、文化為輔的心態,準備了一點文化課程便上路。後來,當地老師告訴我們,學生的華語學習動機不高,希望能藉由教導中國文化課程,提高學生的興趣。不僅僅是學生,就連老師們都對我們所帶去的文化演示充滿期待。那個時候我才深深發現自己的不足,中國結、剪紙、扯鈴、書法、太極拳……細數具備的文化知識都只是些皮毛,真正教起來總顯得不夠,只得在當地現學現賣。教學時,也時有師生問起,有沒有從臺灣帶來的東西?會不會唱歌、跳舞?每次都只能尷尬的回應。在在都顯示我出發前的準備不足,就如同老師所說,我對於自己所承載的文化沒有責任感。去實習作為語言教育者,就應該想到,語言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上,若少了文化,我們要怎麼對一個外國人傳播陌生的語言。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便是實習當地的學生因為接收韓國流行娛樂文化的傳播,進而自發學習韓語,在他們的生活圈儼然有一股小小的韓語熱。反觀華語在當地的衰微,絕對與文化的流失脫離不了關係。

    這次主題文章中提到,全球化世代,我們不僅是浸染在全球化的文化洗禮下,更要將全球化的意涵透過教育的方式傳承給出生在全球化的下一代。的確,我們迎來了全球化,對於新世代的我們,訊息傳遞過於迅速,跨文化的交流更為頻繁,我們要學會兼顧全球化與在地化。當初沒能向學生們展示我所認識的臺灣之美、沒能告訴他們中華文化的深遠是我的遺憾。希望仍能期許自己,未來不要放棄學習自身文化的任何機會,畢竟文化是教育領域中最為保貴的資產。

 


教育文化資產 40000106E林珧平

教育有著提攜後輩的力量,也是深層的復甦。對於保存文化也非常重要,得小時候的社會課本,因為是螺旋式的編輯,所以北年的課程看似都很像,卻不停地深入。以前的我一直不明白教這些的用意,直到也許是高中或大學,開始要做一些自發性的報告後,才漸漸明白每個安排都有他的意義也非常重要,我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堆砌出來的,不管是學問還是生活常識、品德道義。因緣際會去過宗教博物館,在聽了老師說他的獨特性後,更深感敬畏,能把這麼多宗教融合在一起展示,讓大家不感到反胃,且游走在其中,我感到是有股力量的,包括了格局、陳設,都有萬古之力。


教育與文化資產

教育104 蔡韻婷

我覺得文化資產是國家很重要的靈魂所在,文化資產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但真要細數我們的文化資產,首先想到的是原住民,但若要繼續享下去,倒想不出真的能代表台灣的有多少文化,也許我們對文化的認識還不過多,對於瀕臨消失的文化,主流文化亦帶著階級眼光在看待,形成文化霸權,在全球化的時代下,相對弱勢的台灣處境較卑劣,但在台灣內部也有許多不同的文化,我們也不是抱著一視同仁的眼光在看待,我們的教育並沒有讓我們學會如何平等看待多元文化,其他國家的文化可以強勢入侵台灣,但台灣的文化有時連自己人都不認同,是我們對自己的文化太沒有責任感,還是我們的教育沒有讓我們學會尊重、學習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不管是全球化或是全球在地化,我們自身的文化都在流失中,要怎麼在強勢文化的推銷下站的住腳,教育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若現在只單純探究「原住民」這個文化,去翻翻國高中的課本,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著墨非常少,也很少提到我們要怎麼學習不同的文化,以及我們自己的文化,我認為教育的角色在於讓我們知道屬於我們的文化資產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好好的珍惜保存,能不被主流文化的洪流席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