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綠色革命利與弊  40285212I 應華106 吳思萱

高中地理時有提到綠色革命,而其中帶來的利益與副作用是相當極端的。綠色革命之所以被認為是農業專家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因為過去的地方品種,也就是農民自己所留的品種,在產量上一直無法突破。經過育種家運用科學方法加以改良之後,全球作物產量倍增,所以被稱之為「綠色革命」。然而,這些高產新品種,不僅因基於商業考量,大多僅偏重在產量高等少數特性,更大的問題更在於,必須使用非常多的化學肥料與農藥;因為科學家/育種家在培育一個新品種時,是在化學肥料與農藥充足的條件下培育出這些幼苗,再從其中找出最高產量的品種。所以,高產品種比起地方性品種,基因脆弱許多,需要化學肥料、農藥來加以照顧。也就是說,所謂的綠色革命,其實是必須將化學肥料、農藥與大型機械一起套裝組合,才能得到種苗公司標榜的高產量。但是,即使產量確實大幅增加了,農民的生活卻沒有得到改善,因為仰賴化學肥料、農藥的結果是,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在種苗公司的商業操作、壟斷下,農民也失去了種子自主權。綠色革命的高產品種取代了地方性品種的生存空間,造成全球糧食供給集中依賴在大量生產的少數品種,也讓人類深陷糧荒危機而不自知。所以在看向龐大利益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同時關注它的負面效益。

 

 

13影片欣賞心得

499850286   陳怡伶

 

         這部影片主要在介紹外籍新娘在各地面臨的困境及她們嫁到國外後的心聲。外籍配偶在台灣的人數逐漸上升,而外配所會面臨的各種問題、相關的政策措施都值得我們給予關注。我覺得外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融入新的環境和她們嫁過來後如何讓他們產生認同感。在影片中,我們看到許多外籍新娘努力地爭取他們的台灣國籍、身分證……等公民權益,真的很不容易,處境很是艱難。離鄉背井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社會環境再對他們不友善那就更辛苦了。在看完影片後,我仔細地反思,才發現雖然我們嘴吧上說多元民族、民族融合、四海一家,但是真正能完全做到一視同仁的人有多少呢?大家表面上看似包容,但多多少少還是會有成見、會被刻板印象影響。就如同影片裡說道的:大家只是把有色眼鏡換成了有色的隱形眼鏡。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外配提到:常有人會問她們是多少錢娶回來的?聽聞他們寄錢回家,就會覺得是拿夫家的錢補貼自己的娘家。我覺得這樣的問題真的很傷人,同樣是嫁娶,台灣人和台灣人結婚怎們就不問對方是花多少錢娶老婆的?女方工作寄錢回家奉養父母,被稱作有孝心,怎麼放到外籍配偶身上就變調了呢?實在值得深思。希望有一天,大家可以真正脫下有色眼鏡、真正做到尊重,這樣社會才會更加的和諧美滿。

 


影片觀後感

應華系106  40285222I  徐珮瑜

     《幸福的地圖》描述了亞洲地區國家,新住民適應新生活的方式,及政府對這些外來新住民在適應新生活的照顧。新住民大多數都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國家,例如:泰國,越南,緬甸等等。近幾十年來,這種現象在台灣已經開始慢慢的普及化了,但是台灣人對於這些新住民的印象卻沒有真正的普及化。

     影片記錄了他們剛嫁來台灣到適應台灣生活的過程,面對的挑戰不只是環境罷了,還有語言上和觀念上的不同。面對這些挑戰外,還要面對台灣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歧視與不尊重。那種精神壓力常常讓他們喘不過氣來。又有誰真正瞭解她們為什麼需要遠離家鄉來到異鄉-台灣生活的主要原因呢?她們來台灣的原因,不就爲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原因,愛情。試以她們的立場想想,如果不是她們那個珍貴的愛情,又有誰會願意捨弃自己的故鄉,捨弃那個從小到大就在那裡生活的地方呢?

     初到台灣的新住民,前三個月一定非常想家,和家鄉親人靠著電話聯繫來紓解自身的壓力。可是逐漸融入了台灣的飲食習慣,克服了在語言上的障礙,接著下一代女子的出生,建立了新家庭的新凝聚,這一切的變化又改變了這些新住民的生活。社會大眾應以尊重的態度去接受這些新住民的母文化,并鼓勵融合彼此間的文化,以增進新住民的身心健康,期望能以對等的態度去接受新住民,減少文化彼此文化上的惡意衝擊

     我們應該鼓勵新住民并時常關注她們的近況,以致不被社會遺忘她們的存在,她們也是台灣的傳承者。

 

幸福的地圖    心得

499850626    應華系103B     蕭偉騰 

 

        外國新娘在現今社會已經愈來愈普遍。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外籍新娘來台灣之後的種種問題,也看到了外籍新娘的很多無奈處可能有文化差異、語言問題、適應能力、面對歧視等等。台灣人在某個程度上來看是“自私”的,在面對這些外籍新娘也顯得冷漠無情。因為某種原因(台灣女性越來越獨立,不願意生孩子),台灣男性愈來愈多迎娶外籍新娘,大多數以東南亞為主,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慣例,根據內政部發布統計週報指出,99年歸化為我國籍者76百多人,較前一年驟減22%,幾乎降至97年的13千多人的一半,所以會出現這個現象,是因為目前歸化為我國籍者高達95%是外籍新娘,隨著來台的外籍新娘日漸減少,入籍的外國人自然下滑。外籍新娘中,去年仍以來自越南者占78%居冠、印尼居次、緬甸、菲律賓又次之。(資料出自:社團法人台灣宏泰婚姻媒合協會)

 

        面對這種不公平對待,很多人一笑置之,他們認為儘管爭取了也不一定會被看得見,因為在台灣人的刻板印象中,認為我花錢把你買回來,你便只是一個生產及服務的工具,我不需要對你太好,因此便造成了他們不被尊重與關懷的問題。(出自:楊艾俐2003 「台灣變貌 - 新移民潮」,天下雜誌 27194-99。)其實,這些問題也正是台灣政府應該積極面對的問題,因為你既然開放外籍新娘嫁到台灣,便要給他們一些保障與福利。他們是被台灣人孤立的一群,勢力單薄,需要被關懷與尊重。雖然台灣政府也實施了一些對外籍新娘的保障措施,例如:在居留權方面:外籍配偶,結婚之後即可獲得在台灣的拘留,四年之後就可以拿到身分證; 家庭支持方面:補助和津貼型態的措施(如特殊境遇婦女之緊急生活扶助、創業貸款補助、低收入戶生活補助、急難救助等)。可是,這並不全面,因為四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中間發生什麽意外事件,要尋求幫助,便只能吃閉門羹。因為他們要尋求幫助,均要領有國民身份證,對於未領有我國國民身分證之外籍新娘,一旦面臨家庭暴力、婚姻解組或其它困難等問題,現行社會福利相關法規仍難以就其緊急性、特殊性的需求,提供其經濟上的幫助。隨著台灣經濟愈來愈低迷,這些外籍新娘也只能被冰山一角。

 

    影片中,有泰國籍新娘開始出來爭取自己的利益,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證明她們開始為自己的利益奮鬥,更爲了以後泰國人在台灣的保障,希望被政府看見,他們想在台灣生活,包括工作、交朋友、不受歧視、受到尊重等等。最後,我認為台灣是一個禮儀之邦,對外事宜的處理已經很理想,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應該取長補短,才不會丟了台灣人的面子。

 


幸福的地圖觀後心得

應華104  40085026I   邱宜

還記得以前在學校會填到一種單子,詢問是否為下列特殊身分者,有清寒家庭、單親家庭等的選項,其中我記得有一項是家長為外籍配偶,當時還不太了解設有這項的原因,如果因為媽媽是外籍新娘就被歸類為特殊身分的孩子,那不就越描越黑,刻意貼個標籤讓人覺得外籍媽媽和一般的媽媽是不一樣的嗎?

 

不過在看了這部影片幾位外籍配偶的心聲後,才發覺到就算我們沒有刻意分類他們,這個社會已在無形中對他們設有許多屏障,像是語言不通、許多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與不友善的言語甚至是家庭上遇到困難也只能默默承受,所以就像片中有位媽媽說到:"只是把有色的眼鏡,換成了有色的隱形眼鏡。" 不過現今社會也因為外籍配偶在台灣佔有一定比率和人權意識逐漸高漲與成熟,許多幫助他們和保護他們的法律制度也日趨完善,光是上網查一下,就有好幾個市政府或是鄉鎮區公所的網站可以輕易查詢到有關外籍配偶的制度與相關措施,相信台灣會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環境。

 

一個人離鄉背井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念書、生活或者像這些新移民女性一樣落地生根,本來就需要面對許多需要改變和調適的問題,不僅僅是外籍新娘到台灣會遭受到誤解與不便,今天換做我們到別的國家去,也有可能會受到排擠與歧視,所以新移民們也不能單方面抱怨這個國家的制度怎樣有缺失,社會大眾對他們有多不公平,要先是這提起勇氣去適應,用心體會周遭的人事物,若真的有不滿和委屈,就應該像片中的那些"姊妹們"一樣大聲得說出來,並且花力氣和時間去改變它。而我們則是要將有色的隱形眼鏡拿掉,讓兩方都真正懂得設身處地,互助合作。

 


糧食與綠色革命   心得與補充                                          40185024I      應華105級   吳品萱

 

大一時曾經參與企畫案「Rise in RICE」的產生,當時,我看到文茜的世界週報報導日本白米復興運動,一直苦思主題的我的團隊終於找到我們想做的主題。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彭明輝教授寫的《糧食危機關鍵報告 台灣觀察》(有興趣也可以跟我借啦),書中提到,台灣平均每人白米消費量從三十年前的九十八公斤掉到現在的四十八公斤,很明顯的,台灣人對白米的需求和早期相比下滑非常多,這也是糧食自給率低迷的原因之一。

 

這裡提供一些當時寫企畫時找的一些圖表: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DHJIf6X7Tvghtpo2C9d2sEEvibEgTbrOSlH4fGc0zJo/edit 

 

 

(根據上述圖表顯示,台灣糧食自給率不但呈現下降,還長期在三十出頭徘徊,另外,從圖表B也可看出台灣人對稻米的攝取量大幅減少)

 

台灣現況:

l   台灣稻米政策有二,一是保價收購制度,另一為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鼓勵休耕,兩項政策使台灣耕地大幅減少,龐大的補貼也造成政府的財政負擔,此情形也在台灣加入WTO後更加惡化。

l   現金台灣人飲食和早年相比多元非常多,主食也不再局限於米食,麥類食物也占一定比例(義大利麵、漢堡、麵包等等)

l   都市化、工業化的台灣,讓年輕世代和農村越來越疏遠,使其對農民的辛苦沒有直接的體會,也不懂農作物收穫的辛勞,因此,對土地的情感連結、對農夫辛苦耕作的感謝相對以往較薄弱。

l   台灣農業現況相關數據:

  1. 目前台灣每年生產120萬公噸白米,進口100公噸小麥、240萬公噸、400~500萬噸玉米。
  2. 每年有近20萬公頃以上的農田休耕,領走100億的休耕補助。
  3. 台灣民國99年的稻米生產量是民國65年的43%

 

另外,當時也請教台大農經系的吳榮杰教授糧食自給率的議題,最後我們發現,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台灣生產的米太少,而是台灣人吃的米變少,因此,以長遠來看,我們覺得最根源解決糧食自給率問題的方式就是「食育」,例如日本等國從小就有灌輸孩子吃米的概念(日本的糧食自給率還有百分之四十幾,高過台灣)。台灣是稻米生產國中每人稻米消費量最低的國家,那天專訪吳教授的過程中,他說了兩句話把點醒我們:「農業是全民的產業,農閩只是國家資源的守護者。」

 

我想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很疑惑或是質疑「為什麼我們要吃白米」?我覺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l   糧食自給率:雖然說像新加坡這種糧食自給率也非常低的國家也活得好好的,但我們該思考的是,如果國際間真的發生糧食短缺,台灣是可以安然度過的嗎?(包括存糧、在地糧食供應等等)

l   在地生產的「三生」優點

  1. 生活:農業有助於環境景觀的發展
  2. 生產:農業可以吸收失業人口,有助社會穩定
  3. 生態:大片的農地包含大量植物,有減碳、蓄水、調節溫度等綠化效果

 

再來,台灣進口的糧食越多,糧價受國際價格浮動的影響也越大,而近來年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劇烈,原因有非常多,包括極端氣候帶來的天然災害發生在農業大國、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經濟不振許多人投資人類生存必需品糧食等等。而這些因素帶來的高糧價後果,也讓世界上的窮人更難生活,尤其在2008年金融大海嘯後失業率大升,普遍貧富差距拉大,無形中也間接造成社會動盪,例如高青年失業率、高糧食進口率的北非即是茉莉花革命的發源地。

 

最後,深入了解糧食相關議題,台灣的糧食安全和國際事件、國人自身消費習慣、國家政策都息息相關,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像我當時做完稻米企劃後,不知不覺,平常選擇吃飯捨棄麵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這不是必須,但當清楚認知到怎樣對台灣這塊土地是最好的,我們就會去做了。


 

 

影片觀後心得

                                                                                                                                       應華106 張容瑄

 

第一部影片主要是聚焦在台灣新住民。

 

我個人認為這些新住民非常的勇敢、不容易。不論他們是為了何種理由而離開了成就一切的故土,但他們的精神真的很令人感佩。舉例而言,面對許多新住民遠嫁到台灣,傳統的刻板印象和錯誤價值觀會將我們誤導至「新住民較為落後」、「為了經濟因素而成為台灣媳婦」等。但請仔細思考,這些新住民,尤其是遭受許多不平等對待與眼光的東南亞移民,和台灣人究竟有哪裡不同呢?人們會在經濟、愛情、婚姻等眾多的考量下決定離開家鄉到他處發展,都是很正常的事,為何每將眼光放在某些特定族群時,原先的立場及觀察事物的態度就變了呢?

再者,我非常同情影片中一位新移民。她所深陷的遭遇讓我感到十分羞愧難過。孝順的她會寄錢回家,此行為就像台灣人在外工作一樣,但台灣人老愛問她寄了多少,彷彿是一種對她的不信任和偏見。光是針對這點,我認為非常不妥且不合理。除此之外,新移民的身分保障亦是重要討論課題。諸多人反應,他們來台多年,卻未獲得台灣身分證,即便真的想辦理,也應先放棄原有國籍。面對這種情形,雖然政府必定有他的顧慮和考量在,但卻也不能因此漠視了社會當中的弱勢族群。這些新移民並非原先就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因此更需要我們的幫助;但如今卻恰好相反,對他們設下更多的限制及規定,使他們無法享受與其他本地人相同、應受的權力義務,實為一缺點。

 

因此,在看完影片後,我覺得改變現狀的首要條件就是多用真心誠意去接納和了解新移民,並時時的對他們釋出援助、關懷,努力捍衛屬之的權利,並祝福他們每個人在台灣都能有幸福快樂的新生活。

 

 

                                   影片-幸福的地圖 觀後感  應華104 李佳儒

  此部片子主要是講述外籍配偶來台的適應問題,說到外配,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是因為經濟環境不好才會嫁來台灣,因為我們或多或少對於那些東南亞國家都有一些國家的優越感,認為台灣發展的比較好,經濟和物質資員都比東南亞國家來的優厚,因此對於從東南亞國家來的新娘們總會認為他們是因經濟因素而嫁到台灣,片子裡也提到像這類質疑對外配們帶來的困擾,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常被問到:你一個月寄多少錢回家?而且口氣是不友善的,有一位外配就心酸的說到:儘管是台灣人也會寄錢回娘家,為什麼他們就不行那時我才發現一些刻板印象依然深植於大家腦中,甚至帶有歧視的成分,真的非常不可取。

除了一些來自某些人的閒言閒語,他們在語言上也遇到問題,許多外配嫁到台灣之後,因為語言的隔閡都無法有交心的朋友能夠紓解憂愁,只能被侷限在非常狹小的社交圈當中,但隨著越來越多外配的到來,社區大學或一些機構都開始推動這方面的華語教學,外配之間有了交流之後,不僅可以有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也漸漸能夠融入台灣社會當中,另外,我覺得非常好的一點是他們懂得維護自身的權利,他們開始發起社會運動,像政府提出一些改革的方向,像是發給他們身分證,因為許多外配嫁到台灣很多年,卻無法取得身分證,我覺得像這樣意識的抬頭是非常好的,因為法律的制定往往都只顧及大多數人的權利,忽略少數族群的利益,這樣是無法落實真正的公平,因此透過外配發起的社會運動,讓大家知道他們的需求,以及他們也該受到的尊重及本身的權利。

  隨著外配的增加,台灣社會也產生另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外配小孩,他們因家庭環境的不同,我想在學校也會受到較不一樣的眼光看待,此時老師的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片中有一位老師說到:我會在班上鼓勵這些第二代的孩子,因為他們懂的兩個不同的文化,或是說兩種語言,因此其他孩子們就會想向他們學習我認為這位老師的做法很好,因為不論是來自哪個國家,我們都該對其尊重,所以我們就該從小教育孩子對其他文化的尊重與欣賞,而不該抱持一些刻板印象,甚至族群歧視,我想若是能讓這些孩子在課堂上介紹自己的文化也是很好的,不但能以自身的文化為榮,也可達到文化傳承的效果,我想這才是處在全球化世代裡,大家該具備的襟懷。

  看完這部片子,我不但對這些外來民族有更深的了解,也切實體會到一些台灣的社會現象,進而發現一些問題,我想隨著時代的演進,一些對於東南亞移民的刻板印象也漸漸減低,雖然要完全除去是不可能的,因為就算離帝國主義的時代這麼遙遠的至今,不管哪個國家或多或少都仍存著一些種族的優越感,但我們依然可以藉由一些理念的宣導去改變大家的想法,而且外籍配偶們對自己文化的認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能夠展現其文化給不了解的人,更可有意識是捍衛自己的權利,我覺得在這個社會裡,不同族群的聲音都該被聽見,才能真正落實公平性,讓台灣成為更好的國家。

全球暖化與全球糧食安全讀後感  應華104 李佳儒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全球暖化對台灣糧食供給的衝擊以及所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並在文章最後提出解決之道,文章先從台灣的現況開始分析,台灣會因全球暖化造成頗大的糧食危機,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台灣在暖化的速度上高於世界平均,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在春,夏,秋三季的速度是北半球平均的2到4倍,而又以都市地區上升的為快,因此可知全球暖化對台灣地區真得是首當其衝。第二,台灣糧食自給率低,因為台灣地小人稠,許多糧食都須仰賴進口,資料顯示民國49年每公頃耕地所要養的人數為21,而到92年增加為52,因此台灣糧食生產不足以滿足國人需求,須靠國外進口卻也提高糧食危機。

  文章接著檢討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問題,作者從兩個面向分析,第一,全球暖化影響全球糧食的生產,依據聯合國的報告,地球溫度若升4度,全球作物生產量將大幅減少,且以台灣來說,若夜間溫度上升1度,稻米收成就會減少一成,而稻米又是全球半數人的主要糧食,可見全球溫度的輕微變化足以帶來深遠影響。第二面向是就全球暖化造成台灣糧食產量降低來論述,其一是台灣農地面積減少,由於海平面上升導致土壤鹽漬,無法耕種。其二是主要農產區的轉移,因為溫度升高就須將作物往北耕種但屬丘陵地形的北部根本就不適合。其三,日夜溫差減低使得作物在夜晚的呼吸作用更旺盛,且降低白天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肥料的用量須依作物在高二氧化碳的環境下增加,破壞耕地品質。其四,作物時序大亂減少作物產量,最後是病蟲害的加劇。

  最後作者提出幾個解決方法,(1)訂定台灣因應地球暖化政策,盡快為抑制地球暖化的規範立法,較具強制力與執行力。(2)研擬因應地球暖化的糧食生產政策,台灣有25萬公頃的農地因休耕而獲得補助,因此政府該轉為獎勵農民種植飼料玉米等無虞作物,提高糧食自己率。(3)確保進口糧食供應的優惠政策,台灣有七成的糧食靠進口,因此應訂定相關優惠法令以確保進口糧食的供應,甚至者由國人至海外建立生產基地。(4)制定生物多樣性相關法令以保存種原。(5)強化氣候暖化的預測(6)發展耐熱品種(7)教育與宣導在地主義消費觀念,此概念是為了減少碳足跡,而產生的一個地產地銷的觀念,且藉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的接觸較可確保產品品質,也少了中間商的剝削,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

  我覺得這篇文章有從不同面向探討台灣的糧食危機,也提出一些解決之道,這幾年在教育環境保育這塊我覺得算有很大的進步,許多民眾也懂得節能減碳的道理,但我不知真的實行的人又有多少,觀念很重要但如何確實的執行與貫徹是我認為比較缺乏的,所以政府的政策該更加著重在執行力的提升,並且與企業或學校一起合作,才能確實達到節能減碳,防止全球暖化的目的,雖然改善的很緩慢但我一直認為有做總比沒做的好,畢竟地球就只有一個。

影片:幸福的地圖 心得

 應華103 林安俐 499850729 

這部紀錄片探討了外籍配偶的處境,包含了在台灣的越南新娘、泰國新娘、以及印尼新娘。不只如此,影片還講到台灣、越南、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外籍配偶。

片子前半段多數在講住在台灣的外籍配偶,大多數的外籍配偶在台灣的待遇並不是很好,不僅是丈夫家裡人的對待,也有政府對他們的不公平。台灣大部分的人還是對新移民帶有一些歧視及看不起的態度,像是跟東南亞的國家比起來,台灣還是有高人一等的感覺。

影片開頭先是訪問了幾個外籍配偶,他們如何嫁到台灣以及如何慢慢適應台灣的生活。每個外籍配偶對於剛嫁來台灣都是覺得痛苦的,語言不通、文化習俗的不同都是他們覺得辛苦的原因。但這些外籍配偶自己也非常的努力想要融入台灣的社會、家庭,積極的去上中文課、為其它外籍新娘辦一些活動來幫助彼此。影片中也有講到外籍新娘為自己發聲所辦的活動、遊行,都是希望政府可以對他們有更多的關心、更多的幫助,不要讓他們在台灣的社會被孤立、歧視。台灣對於外籍配偶的對待以及政策其實非常的不完整,有很多漏洞以及規定是非常不公平的。

影片中不僅僅講到了在台灣的外籍配偶,也跨越了到日本、韓國等地。我比較驚訝的是原來在日本、韓國的外籍配偶也並非受到很好的待遇。嫁到日本及韓國的外籍配偶較多是中國、台灣人,在當地也是備受一些不一樣的眼光。

影片中提到,在韓國,會娶外籍新娘的男生大多是希望有人可以照顧自己的父母、或是年紀到了還沒結婚的男性。這些男性家裡也不算是富有的,所以外籍新娘的生活並不輕鬆。在日本、韓國的外籍新娘也會去上課學習當地語言,積極的和其他外籍新娘一起參與活動,讓自己在外地的生活不會太無趣,導致想離開那個國家。

看完這部影片,我發現外籍新娘都是很單純的,或許有些真的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因為嫁到的國家總是比自己的國家還進步,有些或許是真心相愛的,但在別人眼裡總會懷疑是真是假。不管外籍新娘嫁到國外的動機是什麼,我認為影片中的幾個外籍新娘都非常的努力、積極,沒什麼理由被孤立或是歧視。

看完影片後我才發現原來不只在台灣,住在日本、韓國的外籍新娘的待遇都不是非常好,我相信拍這部紀錄片的原因是希望大家正視外籍新娘,不要對他們有偏見或歧視。也希望政府可以聽到他們的心聲,不要對他們有差別待遇,而我們應該多包容、接受他們,多多幫助這些新移民。

 


 

影片心得-幸福的地圖

                                                                                                                                                                                                        應華106 吳明淨

     紀錄片道出臺灣、日本、韓國的外籍配偶生活的狀況與困難‧

     1990年後,臺灣的外籍配偶漸增,一向以族群包容性強著稱的臺灣卻備受這些新鄰居挑戰,從外籍配偶的「OO新娘」稱呼便可得知,臺灣媒體、臺灣人民並不十分接納這一群新住民,然而吊詭的是這樣的現象似乎只發生在部分外國籍住民的身上,例如我們從沒聽過「法國新娘」、「美國新娘」的說法,反而「越南新娘」、「印尼新娘」、「大陸新娘」的稱呼到普遍得多,也許這顯示了臺灣人還存有同時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甚至存有低人一等的崇洋情節。近年來這樣的衝突似乎有緩和的現象,OO新娘的名稱也改為新住民、新移民,然而衝突消失了,我們的漠視是否侵襲這一群新住民?

     跨國婚姻家庭中因語言障礙、文化差異、買賣婚姻所潛藏的夫妻相處、婆媳相處、子女教育、醫療保健等種種問題,我們的社會提供給她們怎樣的環境?初來乍到的新住民有以下幾項難題: 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子女教養問題以及社會歧視問題,政府或許設立了針對新住民的適應課程,但是我認為同時輔導臺灣籍的配偶也很重要,畢竟這是一個家庭並不是輔導

單獨的外籍移民。

     總而言之,面對這一群新朋友,我們能做的除了包容,幫助與關懷也是十分重要的。

 

 

                                

幸福的地圖 觀後感  應華103 李艾庭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才真正了解外籍新娘的辛苦,不只是適應新移居地的生活而已,還有很多文化和心境轉變上的差異。

        其中一位嫁到日本的韓國媽媽說道:「亞洲的國家應該沒有界線,我一直為了這點在努力。」我對於這番話非常的感動。雖然她在移民和適應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但卻不放棄地繼續幫助後來的姊妹,為後人慢慢改變當地的移民情況,讓新移民融入社會。影片中的每一位外籍媽媽都有著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不把困難當作困難,而當作助力,幫助自己在這個新環境適應、變得更好,改善生活,再改善之後新移民的姊妹。

        其實心裡頗為慚愧,為什麼她們在越是艱苦的情況下,越是想盡辦法追尋、找出自己的路;反而自己擁有這麼多,卻放任自己過著沒有目標的生活。所以我認為從新 住民身上不僅僅只是學到他們相比之下較多元的國際觀,更能學到他們是怎麼看待生活、怎麼度過人生大大小小的課題。並讓我反思現代人是否真的對於自己社會所出現的多元化,有足夠的包容心和尊重。諷刺的是,現在資訊如此流通、發達的全球化時代,我們本應該要對於多元的事物更加認識,但為何卻是戴著顏色如此深的「有色眼鏡」,見識淺薄地看待世界。


 

紀錄片心得-外籍新娘、新住民   應華104 黃瀞儀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流變多了,彼此之間的隔閡和差別好像也縮小了,而國際間的移民現象也越來越多,但是面對這些新住民,國家與人民的表現真的是友善的嗎?不論這個世界的科技進步的有多快、交通有多麼的便利,一個離鄉背井來到異地生活的人要怎麼找到自己另一段生命的目標與方向?外籍新娘在台灣已經不是新聞了,然而大部份的人仍然對他們有許多刻板印象,例如:台灣男人是娶不到台灣女人才花錢從東南亞地區買新娘的、外籍新娘最大的任務就是幫丈夫傳宗接代及照顧年邁父母......一般人就算沒有表達出我們的不友善,然而心存這些帶有偏見的想法對他們而言即是一種不公平。我記得幾年前有一部連續劇叫作"牽手",探討的是家庭倫理之間的關係,有一次轉到時剛好在演一對丈夫是台灣人而妻子是外籍配偶的夫妻,不知道那究竟是新婚的晚上,還是妻子受了委屈而丈夫在安謂他,只記得丈夫牽著妻子的手,跟他解釋漢人稱自己的妻子為牽手的習俗,並承諾要照顧他保護他,不論是自由戀愛或是婚姻仲介介紹,在紀錄片中許多外籍新娘很幸運遇到對他好的丈夫,但是一旦要跟其他家人甚至外人接觸,不會中文的他們就面臨了大難題。語言的問題真的很重要,片中另外一個介紹韓國妻子嫁到日本的案例一定也是這樣,而當這些外籍配偶生下孩子後,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也浮出了檯面,還記得之前有一個新聞,說的是總統曾經請外籍配偶不要教自己的孩子中文,這應該是我們(台灣政府)的工作,然而這無疑是剝奪了一個母親教育孩子的權利,我認為他們完全有能力教導自己的孩子,就算發音不好聽也沒關係,同時自己故鄉的語言、文化也一定要傳承下去,畢竟人都是帶著自己的背景而走到現在這個地方。即使面對這麼多的困難:潛在的歧視、不熟悉的語言與生活環境、茫然的自我定位及生活方向......他們還是勇敢選擇來到這裡,不需討論國籍人種及社會地位,面對這麼努力生活的人我們應該致上敬意並給予幫助,畢竟這裡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應該讓他變得越來越好,充滿理解包容與多元性。


糧食與綠色革命

交換生 90299003X 楊家豪

 

       聯合國於2006年發布世界「農業收成預計和糧食現狀」,報告顯示,由於天災人禍的影響,全球面臨巨大的糧食危機,有40個國家急需國際糧食援助。當時有報道稱,目前全球的糧食儲備只能勉強支撐人們50多天的需求,已經跌破糧食儲備70天的安全線,由此帶來的後果是全球大麥的銷售價上揚了約20%。糧食危機的發生也是全球化所帶來的一項衝擊,我們可以分析出幾項重大原因:一、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突破歷史水平,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成本,造成農業生產所必需的肥料和柴油價格的上揚以及運輸成本的大幅增長。二、由於石油價格高居不下,使得許多糧食出口國開始以「生質能」代替石油,便使得糧食供給的減少,更引起市場對於穩定供給的擔憂和恐慌,近一步加劇糧食價格上漲的預期。三、大量的投資資本進入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由於市場預期國際農產品價格會高居不下,便有許多投機客進入期貨市場進行投機炒作,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調查,在2006年時,國際小麥的出口價格就增長了130%、大米價格增長98%、燕麥價格上揚38%。世界大量的糧食貯備被掌握在實力雄厚的國際基本炒手手中。

      2013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北舉辦「聯合國、台灣與世界糧食日」座談,與會人士都很擔憂,自由貿易的浪潮,恐將危害台灣糧食安全。由於台灣一直想走出去,農業方面一直是要求要減低補貼,進行自由貿易的議題。然而台灣的農業,若以價格而論,怎能跟這些農業大國競爭呢?台灣政府必須積極輔導本土農業,並且制定好相關對策,以因應未來的糧食價格持續飆漲的趨勢。

 

 

跨國婚姻 影片心得

 

 交換生 90299003X 楊家豪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認為外籍配偶這個問題,在每個國家都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看到了這些女性嫁到了別的國家去,總是受到有色的眼光看待,尤其在亞洲這種民族主義強烈的國家,種族的分明更顯得突出,而我們都是對待東南亞或中國這些正在開發中國家的女性嫁來台灣,總是認為他們是一種物品,可以以錢來衡量,甚至認為他們只是假結婚來台真詐財。

       我自己就有相關的經驗,我的嬸嬸是在我小學時從中國北京來的大陸新娘,由於北京腔相當重,所以時常與人講話都雞同鴨講,以致於造成一些衝突口角,所以她一直受到長期的壓迫,甚至常常鬧自殺,而且當時的法律與社會氛圍對大陸新娘相當刁難,大家都看不起她,然而她卻不氣餒,不讓人看不起,從擺地攤開始做起,學習如何去進貨銷售,到現在成為了鑽石商人,年薪數百萬。因此,讓家裡許多人對她改觀,相當佩服她的意志!

         我相信這個社會有許許多多仍受到壓迫的外籍新娘,現在的法律仍然對新移民有些歧視,而政府如何去立法保障這些新移民的權利義務是要相當重視,並且要從教育做起,讓下一代認識新移民,而不是帶著歧視的眼光。新移民已經形成一股相當強大的社會團體,對於社會是一種相當大的驅動力。

 

 

第13週 糧食與綠色革命 閱讀心得

                                                                           應華106級 張容瑄

 

本周探討的是「糧食危機」與「綠色革命」,而我將聚焦於前者。

 

糧食危機,就近幾十年而言,可謂深深地影響人類生活,簡直深入其中。而糧食危機的起因,主要與糧食價格與氣候變遷擁有密切關聯。然而,不僅如此,全球糧食產量的不穩定和急遽減少也是導致問題的重要因素。根據資料顯示,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情形是自2002年開始。起初漲幅不大,仍維持一定的水準;然而近幾年來,上漲趨勢明顯加快許多,因此國際上又將此情形作詳細分析,最後得出以下結論:全球糧食價格上漲時間點主要分為3個點:2002年、2007年~2008年,以及2010年~2011年。每次的上漲幾乎都創下新高紀錄。而深入觀察後,就發現「氣候變遷」可謂主要導因。因人類永無止境的慾望和爭鬥,導致對環境產生嚴重的貶抑和剝削,進而產生溫室效應、土地退化、洪水氾濫、雪水融化等問題,使得生態環境遭極大破壞,糧食產量迅速下降,而逼得糧食價格以飛快速度上升。奇妙的是,人類,尤其是指開發中國家或較落後的貧窮國家,更是受此危機影響深刻。但回頭反觀,氣候變遷的一切發生皆是起源於人類本身,特別是已開發國家,內心不禁有種不平衡、「自食其果」的感受。

 

身處幸福生活的人可能很難想像有一餐沒一餐的感受,亦並不覺得糧食危機對自己有多大的影響;但不可不知的是,此危機對許多貧窮國家、地區而言,是急迫而深刻的。尤其當國家人口數眾多,幾乎以「億」為單位時,國家的出面與解決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石油不再獨占鰲頭,糧食將轉變成奢侈品。


 

影片心得:新移民女性 

應華104韋愛琳

 

本影片主要敘述的是跨國婚姻之女性的生活情況以及心路歷程,包括東南亞、台灣、日本、韓國,其中讓我最心有戚戚焉的是兩個片段。

片中一位越南新娘感嘆道:「台灣人總是喜歡追問你有沒有工作,一個月寄回家多少錢?你的丈夫花多少錢把你買來等等的問題,這讓我有一陣子很恨台灣人。賺錢回家孝敬父母不是人人都會做的事嗎?為什麼我們要被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呢?」

另一位跨國婚姻的代表是一位台法混血的女子,嫁至日本。她說:「當我說自己有法國血統時,當地人馬上表現出一副羨慕的樣子,然而當我說到在台灣長大,是台灣人的時候,他們的態度馬上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一落千丈。」

這代表什麼?當許多台灣人對新移民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同時,和我們留著一樣血液的同胞在另一片海外土地上也受到了同樣的待遇 台灣人歧視東南亞人,美國人、日本人也歧視台灣人,可見人難免會有一種嫌貧愛富的心理,日本、韓國、台灣等亞洲國家對於比自己更先進、更富有的國家人民(例如歐美)表現出一副友善、崇敬的態度,對於其他地區,則彷彿自己高人一等似的,用鼻孔看人,不願給予平等的尊重,可以說是深根在人們骨子裡的大小眼。

 

外籍新娘影片觀賞心得 

周欣宇 

大一應用華語文學系乙班 

    “大城市表面上是習慣了,但這裡的人們只是將有色眼鏡換成了有色的隱形眼鏡。”

     我覺得這句話彷彿像一記耳光重重地打在現代人們的臉上,表面上我們個個都是對別人表現出關愛平等的舉動,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飄洋過海到來的新娘時,卻打從心底的對他們感到厭惡與歧視。這些舉動不難發現,只是我們彼此認可他的發生與成長。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民眾往往會遷怒予這些可憐的異鄉女子,對她們冷眼相對甚至冷嘲熱諷。

    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人們對各國或民族的刻版印象所致。我們普遍認為東南亞地區大多都是發展較為落後,文化水平不高的國家;而西方則是現代民主與先進潮流的代名詞。這種觀點至今認深深影響著我們的觀點與看法。透過這點我們可了解到我們人都是遵從強者,鄙視弱者。雖然,每個家庭都會教育孩子不應該歧視他人,如殘障人士、艾滋病患者、同性戀者等….但是當這些家長在面對來自異鄉的人們時,卻表現出截然相反的行為。這樣的舉動會使得孩子在心中產生歧視的影子。

    影片中最讓人感到佩服的莫過於看到這些遠嫁異鄉的女子們,為未來有更好的待遇與保障而不懈地努力著。這份堅持讓我感到十分敬佩,在飽受冷眼的生活下她們還能如此勇敢為自己與將來加過來的姐妹們爭取獲得平等的待遇。影片中的她們為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而努力地學習著當地的母語,為的就是和當地人民或丈夫的家人有更好的溝通。她們的學習成果為之驚訝,無論該是用詞或語調幾乎與本土人民相差無幾,甚至更加流利。這實在讓許多年輕人自愧不如。

    最後,無論是這些遠嫁異鄉的可憐女子還是離鄉背井的遊子,他們為的只是在故鄉的老父母們能過上較好的日子。我們又為何為難他們們呢?我們何嘗也不是忙碌了大半輩子把孩子送到國外呢?想想當我們的孩子一個人在異國收到當地人如此的對待,我們會有何感想呢?

 

The Voyage to Happiness觀後心得

 

應華三 40085013I 黃珮雅

 

一群從異鄉異土遠嫁到台灣來的外籍新娘,她們如何適應和生存?一段日韓的異國婚姻,又有多少兩國仇恨的歷史因子?遠嫁他鄉的女子所帶來的異國婚姻已在東亞行之有年,往後人數也將會不斷地向上攀升

 

外籍不弱勢 南洋新娘當自強

普遍一般人多多少少對外籍新娘會有點刻板印象,拿我們家族來說,曾經有外籍新娘的加入,你就會聽到有親戚閒言緋語地說:「她又把錢拿去寄回家了!」但透過這個影片,一位越南媽媽的一席話如醍醐灌頂般驚醒了我,「哪一個嫁出去的女兒不會拿錢回家,就連台灣人不也是這樣?那為什麼我們就不行!」她說得完全合理,也因此影片當中也提到,那些遠在南洋的老家,因為女兒的幫忙,家境逐漸好轉,這就是一件很替他們感到高興的事。

然而,很多外籍新娘來台灣即便多年了,還是無法拿到台灣的身分證,光是財力證明的條件就令他們非常頭痛,甚至有的先生因此而去借高利貸,讓家境情況一再惡化。因此南洋姊妹們在上課時也會凝聚向心力,唯有前人開疆闢土,後人才能享用果實,更加激發她們爭取權益的動力,因此走上街頭等用各種方式表達訴求。外籍新娘嫁入台灣很勇敢也很辛苦,我們應提供的是更優越的環境來對待她們,而非用重重枷鎖限制。

 

東北亞的異國婚姻

一段日韓的婚姻,透明化的是兩國關係的不友善。女方爸媽甚至不願意來參加婚禮,可見韓國父母對出嫁日本有多反對。深深體悟到這點,這名韓國新娘唯一想做的事就是讓日本了解韓國,增進友善和諧的關係,因此她在學校教小朋友做韓國料理,是一個文化傳播的概念。其他的菲律賓新娘也會到國小帶動唱菲律賓的歌謠,讓他們穿上傳統服飾,以及體驗各種文化活動。這些外籍新娘的努力,都絕對有默默的影響力在醞釀,在發生。

 

一群遠嫁他國的外籍新娘,她們透過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在異國開花結果,站穩腳步,並擔任文化傳播的種子,語言終有一天將不再是障礙,尚待突破的仍是民眾的眼光及心態,唯有這樣的轉變,外籍新娘才能受到最基本且應有的尊重

 

幸福的地圖 觀後心得      應華104 李怡慧 40085005I

    以前曾修過一堂課,當時也談論到外籍新娘的議題,並看了一些紀錄片,但這部紀錄片與我以往看的都不同,先前的紀錄片記錄著她們的悲慘的生活,而這部片記錄這些辛酸之餘,我看到這些外籍新娘的堅強,佩服在困境的她們能夠為自己及其他姊妹發生,佩服身在幸福的她們,仍然能苦人所苦,為其他姊妹奮鬥,希望她們能一起得到幸福,這種精神令我深感敬佩。我記下所有外籍新娘的故事,其中三位外籍新娘的故事令我特別深刻,如:有一位外籍新娘,她的第二任丈夫有暴力傾向,並性侵繼女導致女兒懷孕,即使經歷過這些悲慘的事情,她仍勇敢面對,並幫助其他姊妹們爭取權益。第一位外籍新娘則是剛開始不習慣台灣的生活,每天毫無目標無所事事,後來才立志為姊妹們做些事,由於在台灣申請身分證並不容易,還得放棄國籍,她認為這種規定十分不合理,致力於許多相關協會,並因此獲獎。第三位外籍新娘則是失去丈夫,一個人照顧三個孩子,即使再艱辛也不放棄,每天幫孩子簽聯絡簿、做早餐、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些事情對於本國的單親媽媽本來很吃力,更何況是對於語言及文化皆不熟外籍新娘。

    外籍新娘的生活其實並不容易,必須適應在台灣的種種不便,並承受種種歧視。我們總是用有色眼鏡面對外籍新娘,總覺得她們是為了錢才嫁來台灣,其實她們也有愛,對於她們將錢寄回台灣感到不以為然,忘了孝順是本分,覺得她們的低俗,而忽略語言與文化是無法高下之分,我明白放下成見並不容易,但是沒有人該承受這些不公平的對待。

    教育能讓情況改善,許多學校請這些外籍媽媽到學校上文化課,讓孩子以母親的國家為榮,並讓其他同學了解兩種不同的文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我記得在小學時,我們學校總在升旗時教我們各種原住民語,讓我們從小建立多元文化的觀念,期盼未來能有越來越多學校推廣越南、印尼及泰國的文化,也希望未來台灣的法律能夠更加平等,現代社會,不應再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概念,嫁為人婦後不需要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自己的文化,應學習影片中一位外籍新娘的丈夫,鼓勵妻子在家說越文,讓孩子能和外公外婆溝通,也多了一種能力。希望台灣能夠對外籍新娘釋出更多善意,看完這部片,如果可以,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晚上到小學教這些外籍新娘中文,善用所學,讓她們學習中文後,生活得更有自信。

 

 

 

 

 

黃錦賢   國文系(交換生)   90299017X

13週-影片心得

     There were two different videos shown to us during this week’s lesson, one on foreign brid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other is on Chinese diplomats fighting for a position in an alliance with many countries. I would choose to write on the clip showing the foreign brid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So, in today’s time, many countries have their male citizens getting a foreign bride due to many different reasons. For instances, Japan farmers have to get a foreign bride for the sake of increasing the birthrates in the rural areas. This kind of situation with incoming foreigners into a country can be seen as a form of globalization process. Firstly, it actually involves different factors that we have discussed in the earlier lessons, such as culture and languages. The difference in the culture between countries have to be overcome through understanding and adapting before one would live in a foreign country for long.
Then is the language part, obviously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s it is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only then can one understand others and know what is going on around her/him. Knowing the language not only link to understanding much better, but also will instil a sense of closeness to the host country or to the native there. Because we can see that actually when there is a culture difference, one will definitely feel very uncomfortable in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ll result in brides running away or wanting to return to homeland), thus the resolution to this would be to learn and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So, first step to this is really to learn the first language in the country, just like what is being shown in the clip, some association provide language lessons to the new foreign brides, which is an extremely helpful move. It is not solely on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but is to perhaps meet more fellow hometown people to reduce the homesickness.
Another point of view on the language part is just like one lady mentioned in the clip; it is always good to know another foreign language (more languages) for the kids.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ould come together or somehow have interactions in certain point in time, thus equipping ourselves with more than our first language can be a crucial factor to survive well.

     Secondly, it is the rights that are given to these foreign brides (foreigners).  As shown in the clip, the brides have problem getting a citizenship in the host country (mainly speaking in Taiwan’s context). Citizenship and medical insurance are important to these people. Actually in Taiwan’s context, these two are interlinked, or I can say, one have to have the former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atter. I do agree that to give citizenship to a person, there are many criteria to be fulfilled as this is a form of protection to the current citizens living in the country. For instances, to assure that one is determine to stay in the country or have no problem integrating into the society, one have to have stayed in the country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for example 2years, 5 years).
 I strongly believe that citizenship should not be given to a foreigner easily as it can lead to many problems in the future, because there is always controversial on the real motive of a foreigner wanting to get citizenship of another country. Government has to come up with the most appropriate plan to minimize the chance of foreigners abusing this. Fighting for the rightful rights is a good thing, but whatever decision/policies made should not be purely on the pressure from certain people/parties or on the interest of the country, but have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citizen of the country. Interest of the citizen should be the priority, what is good for the citizen is actually an advantageous to the country.

 

跨國婚姻影片心得 應華106謝欣潔

 

    影片裡訪問多位因婚姻而移民他國的女性,他們的想法、辛酸委屈、面對的困境,以及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自處、如何勇敢面對,甚至起身行動捍衛自己、守護下一代。這讓我重新反省自己的想法,其實我的想法也常常如同片中女子所指「很多台灣人」對她們的想法,這些沒說出口的心理歧視,不僅發生在台灣的東南亞新娘身上,原來在日本也一樣,對於歐美的態度,和對於台灣的態度迥然不同。歧視竟發生在世界上那麼地方,若我在本國歧視別人,可能在另外一國被別人歧視。片中一位嫁往韓國的日本女子,認為亞洲是一個共同體,大家要相親相愛,她願意一輩子奮力消弭日、韓之間的隔閡。我認為她的理念很棒,也佩服她的作為,世界的版圖已四分五裂,我們實在不需要再製造對立與衝突了,不論現在或未來,在全球化之下很多事情都需要全人類共同合作,一起面對,和平的曙光才有露臉的機會。

    我重新思考了什麼是真正的正義?即使在二十一世紀,如此發達的科技、便利的生活,充滿了制度、法規、保障人權的憲法、保障權益的各種組織,然而世界真的公平嗎?很多表面看不到的潛規則、信念、傳統價值觀,仍在各地發揮強大的影響力。「女方嫁給夫家,便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要有自己的主張,也不可以對娘家予以經濟支援」,這樣傳統儒家思想,不只發生在來自東南亞的外籍新娘身上,其實我的父親也有這樣的想法,現在覺察了,便能理解父母多年的衝突是導因於這個從沒說出口的、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巨大的牢籠要怎麼突破,還需時間與毅力。

 

新移民、跨國婚姻   40000106E  林珧平

在看那些外籍新娘分享自己的婚嫁人生時,其實很心酸,畢竟人跟人之間對於種族,難免有些無法言喻的隔閡。既使彼此都沒說出口,總還是把人家當「外人看待」,而且此「外人」,又再因為對方的國籍、地位,而被列在對方心中的不同等級。但除了這樣的「你」跟「我」的差異,又何況是鄉愁,原鄉親人離異,或婚姻愛情等更有價值的情感呢?想想他們從遠處來,同樣思親、想戀他們土地,就和我們自己在台灣裡,也會離鄉戀家,思念遠方的人。不見得每個人都為了錢和生活而來,也有人為真愛離鄉。其中一位新住民姐妹說,他嫁來台灣,卻被人問着:你有沒有工作、你被人家用多少錢買過來等失禮的問題,也被問:你每個月寄回娘家多少錢?多久回去一次?然而問這些問題的人,卻沒有想過在台灣,多數我們的習慣,也是會給父母一些錢、時常返鄉的,憑什麼人家從東南亞來,就一定是交易模式的婚姻,難道跨國婚事就不能因為愛情,或逐漸萌生愛情嗎?一位長得金髮洋相的小姐說,他常常被人問到自己是哪裡人,而發問的人一開始都是崇拜、驚奇的眼神,直到他用流利的中文說出:我在台灣長大之類的話,對方眼裡的驚喜馬上從高山墜落谷底,很明顯地透露了國人對西方的崇仰,好像是有「西方外國人」願意來台灣,就是件稀奇的事。種族歧視往往在不知覺間透漏,卻也很難在一夕之間改變,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平等待人,但個人心裡的有色眼鏡卻難以根除。老實說我覺得也不見得需要根除,畢竟我們與他人本來就不一樣,當看見和我們不一樣的東西、人事物時,有不同的感受難道有錯嗎?只不過,許多人面對不同國家來的人,升起的傲慢或崇拜、先入為主,好像已漸漸影響更多大家看待外來人的心情,所以才會說:現在冠冕堂皇的正義人士們,有些雖收起身上的有色眼鏡,但是還帶上了有色的隱形眼鏡。

 

 

影片心得 蔡韻婷 40000126E

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外籍新娘的辛酸,我們稱呼這群婦女為「外籍新娘」,她們多是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但我們卻不稱歐美婦女為「外籍新娘」,可我們都是人,只是來自不同國度有著不同膚色,就要被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影片中有一位來自越南的婦女說說台灣人會問她說是用多少錢被買來的,或是寄多少錢回家等等,看到這一段時我覺得很尷尬,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子去對待別人,對人很不尊重,但如果今天是碰到一位金髮碧眼的婦人,我想她得到的會是不一樣的應對。台灣並不排外,但在這影片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我們還不夠有氣度去平等看待多元文化。我來自雲林縣,雲林縣有很多外籍新娘,在我奶奶家附近常看到台灣男子與外籍配偶組成的家庭,有時我會覺得他們這種類似相親形式,甚至自己也沒什麼選擇的婚姻方式,其實比有些自由戀愛的婚姻更穩定,但我覺得在鄉下,有些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會用比較不尊重的方式稱呼外籍新娘們,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那些長輩們溝通。我們確實來自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族群,有著不同的文化根基,但不代表我們可以用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姿態,這看起來就像井底之蛙嘲笑人的窘境,任何人都沒有傲慢驕傲的資格。

 

 

 紀錄片心得  夏建雄 499850561

看完這個紀錄片  我覺得外籍配偶的問題  真的很多不管是中國,菲律賓,泰國、越南 現在隨隨便便在路上逛街,就隨處可以看到這些人可是我覺得一般人看到會覺得他們入侵我們的國家對他們會有異樣的眼光,覺得他們怎樣怎樣不過我覺得人生父母養,我們不能這樣對待別人因為生在什麼國家,或是跟怎樣的父母

不是他們能夠自己選擇的 ,如果能夠選擇這些那我想他們也不願意離鄉背井,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家生活我想我們應該要接納他們,而不是一直把他們逼到角落

我們應該展現世界地球村的態度,我覺得這部紀錄片是比較正面導向不過我覺得換個角度想想,新聞上常常報導著假結婚真詐財,這些外籍配偶的問題真的是層疵不窮阿!我們的政府要對這方面嚴加控管,而不是隨隨便便,可是我們不能把所有人都想得很壞因為畢竟不好的人是少數,而且我覺得政府應該要讓這些外籍新娘學習上課因為來這邊的外籍新娘大部分都會生孩子,他們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所以關於這方面,我覺得政府要多多關心我覺得我們大家要對他們脫下有色眼鏡,大家好好的和平共處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他們會來到這都是些 國家落後的人 或是想要錢的人所以都會歧視他們但紀錄片裡也是有很認份的 在媽媽的早餐店裡也是有遇到很顧家的這都是不容忽視不可否認來到台灣的外籍新娘 有的真的是要錢但那是少數吧 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應該要真正去瞭解他們不要一昧的去歧視他們 討厭他們最後我的結論是我不會娶外籍新娘 因為外籍新娘來到台灣的問題太多像是 歧視 將來小孩的教育和未來 還有人家會怎麼看到你們等等

這不光是本身的問題將來也會是社會的問題!

 

 

 

 

 

 幸福的地圖觀後感

 應華106級 賴維芃

     片頭一開始的越南太太就有提到:她覺得能嫁來台灣會帶給她們家更好的經濟依靠。而且很多越南當地的年輕人也是如此認為,她們覺得嫁來台灣對家族而言是件好事,但老人家都覺得漸入佳境的經濟改善,純粹是運氣好而已。果然這樣的想法才是比較正確的,有些外地新娘遇人不淑,像是遇到不好的公婆,她們會遭受歧視的眼光,甚至被視為外勞般的奴役,更慘的是遇到會家暴的丈夫,而且都已經有了好幾個小孩,這時候離婚與否對她們根本是困難的選擇,離婚當然會帶給孩子以及自己比較好的結果,但是她們就算長期待在台灣也不一定能找到穩定的工作以供給家庭開支,因為太多人會拒絕錄用她們或是出租給異地人。這種對新住民的不平待遇,大部分是源自於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她們嫁來台灣只是要把先生的錢騙走。

      不是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嗎?在我們以此沾沾自喜時,有沒有深切反省我們一直以來都用另一種有色眼光看待這些遠嫁來台辛苦打拚的新住民們,熱情的台灣人難道只對觀光客展現友好親善的一面嗎?那這些新住民們應該如何自處呢?,我們有太多觀念需要被徹底清洗,政府也應該加強宣傳──新住民──這樣的一個概念,而非用金錢買來的太太,並且善加利用新聞媒體傳遞資訊,讓她們知道在遇到不論是甚麼方面的困難或問題時,能有那些適當的管道可以去申訴,最後有效的解決。以此友善的一面,讓她們不會在異鄉備受艱辛、找工作處處碰壁,而是盡力使其感受到更多溫暖,讓她們能安心的把台灣當作第二個家鄉,繼而深深紮根,愛上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美好。

 

 

Transnational Marriages and Mail-Order Brides

陈秋琳 (交换生)

 

During class, one of the documentaries showed was on transnational marriages, specifically about mail-order brides who married to Taiwan, Japan and Korea. It offered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mail-order brides, making us question the stereotype that we frequently associate with them.

 

Before watching this, I must admit that I have objectified these women against my better judgement. By objectifying them, I viewed them impersonally as a rising phenomena in my society; a marriage solution to men with traditional mindsets of women. And this video clip cast an entire different light on them. It showed their daily struggles on fitting into the society, from learning the native language to fighting for their rights. It also mentioned that some husbands use domestic violence as a mean to keep their mail-order wives “docile”. It is absolutely inhumane. These women also face the issue of integrating into the local community but not forgetting their roots at the same time. It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full assimilation is mandatory in order for one to fit into a new culture.

 

One of the women interviewed was a Korean who married a Japanese husband and I have immense respect for her. Instead of caving in under all the prejudices that she faces in her Japanese community, she emerged stronger by committing herself to bridging the culture between the Japanese and Koreans. She does this by going to different schools and sharing the Korean culture to young Japanese students whom she deems as more open-minded. Her dedication to this work is truly impressive because it is a thankless job after all.

 

After watching this documentary, it changed how I view these women and allowed me to empathise with them. It reminds us that these women are just like anyone of us, seeking for a blissful marriage but they have it tougher.


 影片心得-幸福的地圖

應華104張婷婷40085008I

        這部影片不只講述台灣的新移民女性,還講述其他東亞國家日本和韓國的新移民女性為爭取自己和未來姐妹權益的奮鬥史。

        有些新移民女性,是因為家庭債務問題,才嫁到台灣,卻延伸為普遍對新移民女性的刻板印象;新移民女性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台灣的外籍勞工也大都來自東南京亞國家,致使加深對新移民女性的刻板印象,嚴重的話,可能會有歧視問題。根據資料顯示,民國九十五年國人總結婚對數中,配偶為外籍人士(不含大陸港澳人士)者占6.7%,為大陸港澳人士者占10.1%,兩者合占16.8%,約每六對新婚就有一對是台灣與大陸港澳、外籍人士結婚,顯示台灣異國婚姻佔有極高的比例。原本族群相對單一的台灣,有了新移民女性,台灣成了多元文化的國家,應該要珍惜和看重這些新娘所帶來的多元文化,也必須打破普遍台灣人一直崇歐美和輕東南亞的風氣,反而更要向外勞和新移民女性致敬。外勞從事著普遍台灣人不願做的年長者看護工作;而新移民女性所生的小孩則提升步入高齡化社會台灣遞減的出生率。

        大多數的新移民女性至今還沒拿到台灣的身份証,這對已經落地生根的她們是很不利的。除了財力門檻難以達到,還要通過語言與基本權力限定考試。影片中一位新移民女性提到,就算先生有意幫她申請身份証,但本身先生還需要跟人借錢,才能達到政府的財力門檻。普遍新移民女性嫁入的家庭社經地位相對低,我覺得制定財力門檻本身也需考慮到這些女性嫁入家庭的背景。現在有越來越多民間組織,提供新移民女性學習語言、風俗民情、法律等的平台,這不僅能幫助她們通過政府的考試,也提供了她們很好的社交場合,透過分享和情感支持,她們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我自己也認為,娶外籍配偶的先生,也需要一些觀念上的教育,唯有提升和平衡外籍母親在家庭的地位,才能給小孩一個健全的成長環境。

        我很欣賞影片中,在日本的外籍媽媽到小學教導學生她們自身文化,這不但能避免小孩間不成熟的排擠,也提供學生很好的國際觀和多元視野培養。鼓勵在家庭教育中保留外籍媽媽的母語,這種跨文化交流和語言也會對在這種背景成長下的小孩有益處。另外,我在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的網站,多國語言詞彙部份看到有中文、英文、日文和越南文,越南文這一項顯示出,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女性的比例以越南籍佔多數,這也和實際相符,台灣外籍配偶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比例,最多依序是越南籍、印尼籍和泰國籍。

 


幸福的地圖 心得 應華104 40085023I歐陽太詠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亞洲各國的外籍新娘在異國努力的生活。探討外籍新娘為什麼要嫁來台灣呢?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愛情?都有吧我覺得。我比較有感覺的是,影片中有一個新移民說,有台灣人問她,多少錢把你買來的?每個月寄多少錢回家?等等的問題,聽到這裡真的為身為台灣人感到羞愧,台灣本應該是具有國際觀及跨文化能力的國家,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仍然有很多人沒辦法接受新移民越來越多的情況,甚至是用一種歧視的眼光看他們。影片中有一個人說的很好:"台北似乎應該是很國際化的城市,但其實不是這樣,這裡的人對於外來文化的抗拒只是從看的見的一般眼鏡,變成看不見的隱形眼鏡,但依然存在。"我生活在台北,生活中隨處可見外國人,但不可諱言地,如果真的遇到隔壁鄰居的太太是東南亞國家的新移民,誰可以非常有自信地說:"我不會用有色眼光看你"?或許成年人可以成熟地面對這個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與新移民相處,可是我們要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呢?

   我也在影片中看到了新移民的生命力,他們在異鄉生活,除了平常的生活之外,還參加爭取權益的活動與遊行,看到他們為了自己的權益奮鬥,很感動,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尊重,更多的同理心,或是跟他們一起努力呢? 

   在全球化的世代,我們要學習的不只是學英文學歐美,而是應該對於外來文化有更多的包容交流,才是真正做到地球村的目的。 

 

幸福的地圖  觀後心得  應華103 499850119 王于欣

 

現代的女生不同以往,個個都朝著獨立、自主力強的特質邁進,或許體力或是某些方面不及男性,但是在整個台灣社會演進的方向來看,台灣的女生已經漸漸擁有操控自己的權利與能力,女生在自我管理方面,不斷地提升演進,時代的改變讓越來越多的女性對於另一半有許多過份的要求,就像"三高"的要求,有車有房無貸款,才肯願意下嫁。又或者男生會娶外籍新娘的可能也是因為年紀太大娶不到老婆、沒錢,因為現在的台
灣女性很重視男方的經濟、交不到女朋友,所以無魚蝦也好。

外籍新娘支身來到陌生的國度,也許沒有什麼朋友或是家人可以幫助他們或鼓勵他們,是一件很寂寞的事
,影片中也提到,外籍新娘嫁入台灣的時候,曾受到許多語言的歧視,總是會問他們說「你是多少買來的
?」、「啊你是來台灣賺我們的錢的喔?」,也許是因為我們對外籍新娘的刻板印象是屬於勞工階級,所
以會認為他們是因錢而嫁來台灣,而不是因為自由戀愛結婚。

說到外籍新娘對於小孩的教育問題,的確是一件很大的問題。因為外籍新娘本身中文就不是很好,小孩在學齡前對母語的認知就少學校學習方面也就很容易落後。其實大部份外籍配偶的第二代常常在學校跟不上其他同學的原因,也都在此。而在學齡前就因為多樣語言無系統的混雜台語,外籍語,中文(母語)夾雜,成為小孩語言錯亂的原因之一


但是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我一個人支身嫁到遙遠的地方,是不是也同樣會遭到異樣的眼光?而受到不平等
待遇或者是語言上的攻擊,但我想台灣真的是很有人情味的國家,比起其他的國家來說,我們的國家相對
的友善很多,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對於外籍新娘抱著友善的態度而不是歧視,只是不懂得拐彎抹角畢竟外籍新娘遠渡重洋的辛苦也很令人敬佩 

 


幸福的地圖心得 應華103高守潔

 

每次談到跨國婚姻這方面的議題時,我就會想起我的舅媽。

約十五年前,她從越南嫁來台北,和我舅舅結婚後生下了一個女兒。我們家對她非常好,從來沒有因為她是外國人就歧視或是虧待她,對她女兒也是如此。

她結婚的時候我年紀還小,覺得她白白的很年輕美麗看起來個性也很好,只是聽不懂我們說的話,大人們都說越南新娘都很努力不管是工作還是顧家,所以我也如此相信著。

然而,隨著我慢慢長大,每次回外婆家的時候看到的她漸漸地與大人們的敘述不符,她待在家裡的時候都在用我不懂的語言講很久很久的電話,表妹哭了她也不在意,反而是我外婆去照料嬰兒,後來她越來越少待在家裡,幾乎看不到她了。

最後,她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家,把表妹丟給找工作有困難的舅舅和賺錢很辛苦的外婆,而她也沒有回去故鄉,而是留在台北工作。

從此,我不認為外籍新娘是什麼特別的存在,而是跟我們社會中的每個女性都一樣的個體。她們和我們都一樣,都是人,都有感情,都有工作養活自己的能力,我們不用標籤化她們,把她們視為與我們相同就是最公平最適當的做法了。

再來談談我那個表妹吧,她小時候花了比其他孩子更多時間才學會說話,因為她的生活中台語華語和越南語的比例不分軒輊,所以她很難完整地學會其中一種語言。她今年讀國一了,我觀察著她的臉書,發現她十分不喜歡她母親但是也不會跟她朋友說從小照顧她長大的其實是外婆,她在學校的成績不太理想,因為沒有人能教她功課的緣故,幸好她因著繪畫的才能交到了不少朋友。在我眼中,她和一般單親家庭的小孩沒有兩樣,她曾經公開發表過她的母親是越南人,但是她沒有因此損失任何一個朋友,甚至有朋友在底下留言說他的某個親戚也是越南人覺得很親切。

我表妹的例子只是再次支持了我的看法,外籍配偶和新臺灣之子真的沒有與我們哪裡有所不同,不用特地美化或是汙名化他們,他們就和我們是一樣的存在,我們可以評論這個人如何但是不能因著這個人評論他們國家的其他人或是他的孩子。

 


 

影片:幸福的地圖 觀後感  國文四丙  葉姵妤

 

看完了這影片,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處處在打壓這群新移民姐妹們,不論是在法律制度上或是在台灣社會裡。台灣本就是一個移民社會,這是眾所皆知的,我們漢人也是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和原住民一起居住在台灣,幾十年幾百年過去了,如今,新移民女性們來了,她們和我們的祖先一樣,遠離家鄉來到台灣,她們準備把台灣當作她們的第二家鄉,但這談何容易啊,因為現在的台灣社會竟然還沒意識到自己是個移民社會,是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地方,雖然政府口頭上是說著我們台灣是個多元社會,但當新移民性來到台灣後,又極力的把她們排拒在台灣社會之外。

 

首先,是台灣法律的問題,我發現政策或法律的制定者並沒有站在新移民女性的立場來想,而且這些新移民女性又大多是指大陸配偶或是東南亞配偶,這其中又包含了台灣對於這些發展低落的國家的優越感,像是一入境之後,竟有充滿羞辱意味的面談機制,官員們會持著不信任的態度,詢問令人難堪的隱私問題,然後再以毫無明確標準的標準來衡量妳的答案,但如果有一點瑕疵,不合他們的意,有可能你就會被趕回母國,無法和妳的先生行使「共同生活」的權利。

 

還有我覺得很荒謬的是,移民法制裡設置配額,乍看之下似乎很正常,但跨國婚姻竟然有數量管制,而且還是「依國家地區」而有不同的居留配額,這實在是很不合理的,第一、婚姻是基本人權,國家不應用任何手段來限制,而是要保障人民的權利;第二、「依國家地區」而有不同的配額,這很明顯就是種族歧視,法律裡應是不能有這些歧視的,但現今的法律竟然有了,我們是否應該想想我們的法律是怎麼對待這些新移民女性的。

 

在看完這影片後,我深深的思索著,該如何做才能幫助她們,這個問題我現在還持續的反問自己,我想法律方面對於我們這種不是專業的人士來說似乎有些力不從心,但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來落實,像是我們拋棄偏見,真心的接納她們,把她們當作是台灣的一份子來看,我想她們一定會覺得非常欣慰,或是我們可以多多認識她們,互相學習彼此的文化。另外,我還想到了關於生育的問題,台灣的生育率低落,政府有許多措施和口號鼓勵台灣婦女多生小孩,但對外籍配偶卻是有著結紮補助或是避孕措施,很明顯的,國家的制定者是不怎麼歡迎這群移民者的第二代,而這些第二代也常和他們的母親一樣,被貼上污名的標籤,「發展遲緩」是最常被拿來當作正當理由的藉口,認為這群移民者和他們的子女是會拉低台灣的人口素質,但其實這些並無任何研究基礎,但各種政府提出的方案往往是依據媒體炒作,或是學校、醫療單位的片面、個案式的報告,並不能客觀的反映。

 

對於這影片,我給予它很高的肯定,我認為如果全台灣的人,尤其是法律制定者,如果能好好想過一遍,我們就能理解身處在異鄉,處處被打壓的困境,我們真的應該將心比心的替他們想一想,像是有些外籍配偶雖然遭逢家庭暴力,但卻礙於如果與台灣配偶離婚,就要被遣返回母國,而不是給予公民身分讓他們永久居留在台灣,而且還被迫與他們的子女分離,還有沒有一張身分證就要隨時有會被攆出台灣的心理準備,而且要擁有身分證更是困難重重,身分證應是對他們的保障而不是「門檻」,這些都應是台灣這個高喊「人權主義」的國家要思考反省的。

 


 

應華大四(B     499850717      蔡愛琳

影片心得分享幸福的地圖

     

            外籍新娘嫁到外地生活其實需要面對許多的困難與挑戰,而這些挑戰都是需要靠她們的勇氣與毅力才能克服的。相反之下,沒能克服的結果就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的產生,而這些社會問題也不一定就是外籍新娘個人因素所導致的,社會人士與相關的機構、組織等也應該付上一定的責任。她們所遇到的困難多是由於認知、觀念、文化差異而延伸出來的衝突居多,再加上法令不合理的限制才會產生諸多的問題。

     由於是組織跨國籍的婚姻家庭,不僅要面對婚姻的調適、生兒育女的問題等,再加上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各種生活上的差異性、語言溝通上的困難等,產生了婚姻不協調、夫妻關係衝突及養育小孩等的問題出現。而語言上的溝通更是很重要的因素,語言表達上若無法順暢地溝通,將會導致雙方的誤解產生,從而引發出許多家庭的問題。外籍配偶有著居留、戶籍、國籍等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將會進一步影響到她們人身財產的基本保障。配偶及先生對於相關規定的不瞭解,常常導致外籍配偶應享有的權利與福利受到損害。同時,外籍配偶因為受到語言的阻礙,所以在遇到困難時,也不懂得如何延用保護她們自己的法令。若丈夫沒有時常關心妻子的話,妻子由於不適應而常常會覺得孤單無助,這將會導致許多問題的產生,包括夫妻間的溝通、子女的教育以及婆媳關係等的問題出現。

     近幾年,外籍新娘人數倍增,儼然已經成為了社會未來發展的一項隱憂。面對這種情形之下,我們應該站在「尊重多元」及「包容差異」的正面觀點,積極地輔導與協助她們能融入到不同的的社會文化當中,以避免她們成為被邊緣化的弱勢群體。換言之,外籍新娘文化及其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應是政府及全體國民所需要共同面臨的問題,而且我們應採取局內人的觀點,尊重與包容多元文化的差異與價值,如此方能使外籍新娘文化與不同的文化產生一多相即、主客交融的關係,而非文化霸權與意識形態宰制的現象。

     現今社會,由於外籍新娘的數量暴增,以及接二連三的外籍新娘社會案例、社會問題,使她們被人們標上了刻板印象,讓一般人都忽略了她們的處境。事實上,離開家鄉嫁到各地的外籍新娘同樣也是有尊嚴的,她們應享有的資訊及權利,應該和一般的婦女是沒有分別的。她們的生活及處境也需要政府及社會大眾的關注,政府及社會團體也應該共同研擬出一份行政方案、輔導措施等,來幫助她們能夠更快地適應當地的生活以及文化,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她們所引發的社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她們,給予與包容才是對她們更好的方式。

 

                                                          

 


幸福的地圖  影片心得

應華104級40085021I沈佳蓮

 

    近幾年來,新住民議題逐漸被重視,也有越來越多電影將鏡頭聚焦在這些外籍配偶、勞工身上,讓他們的情感真摯地呈現在螢幕上,讓觀眾有機會認識、理解他們。「幸福的地圖」揭露了幾個目前外籍配偶在新居地的現況與問題。

 

    首先,透過仲介媒合的跨國婚姻,當中追求的是金錢、信任、利益還是愛情?婚後的生活是幸福美滿抑或辛勞悲苦?我常常覺得這般婚姻就像一場賭注,有人願意冒極高風險到異地謀求幸福的機會,也有人願意和不曾蒙面的對象步入婚姻殿堂、共組家庭。嫁娶雙方都頂著風險一博,賭上的都是一生的幸福,結局是好是壞真的就像一場賭局難以猜透。其次,語言不通的他們如何在異地工作分擔家計,又要如何教導小孩功課?新住民一開始並不被允許擁有身分證,相對地工作權也受到剝奪。許多婚後離散的新住民獨自生活已苦不堪言,在求職上又可能處處碰壁、遭人刁難,但為了照養小孩只得一個人扛。離鄉背井,終獲幸福也就罷了,若不幸遇人不淑,滿腹苦水既不想往家鄉吐,外國人身分又不能在異地得到良好庇護,哪裡才是他們的避風港?

   

    還好,許多政策措施已經因應而起。除了政府制度改變,民間團體積極協助外,新移民到臺灣後,為了讓後繼的同鄉親友能有更幸福的生活,紛紛自發集結,為同鄉盡一份心力。許多機構近年也有開設給外籍配偶的課程,輔助他們認識台灣文化,加快融入台灣生活,其中更包含華語課程。前兩年,我也希望能學以致用,便加入一個專門服務新移民的基金會當志工。在那裡,真的親身接觸到很多來臺成家的外籍配偶。其中,我的認輔家庭,是一名印尼來的媽媽和臺灣爸爸組成的,兩人的小孩也有10歲了。每次看到印尼媽媽我都很感動,她生性開朗,和婆婆、丈夫相處地很好。面對小孩課業不佳、家計辛苦等事,也總是帶著笑容一一認真付出。雖然辛苦,但對她來講,一切都像甜蜜的負荷。

 

    因此,我相信這場賭局有輸家,也有贏家。不論是誰,大家追求的都一樣,只是簡單的幸福。片中有位受訪者說得很好,她說,人們總是帶著有色眼光看待外籍配偶,從有色的眼鏡變成有色的隱形眼鏡,終歸是為他們貼了標籤。一開始我也抱持著某些成見看待他們,但是在接觸過我的認輔家庭後,我對外籍配偶有了新的認識,發現了她們單純的可愛。未來我們也有機會出國,在多元文化、全球化的時代,便要做到對外來移民的包容與接納,捨棄對他們的成見才是。


 

新移民女性觀後感

應華四 499850248 張孟華

 

    看完這部新移民女性的紀錄片,聽到了許多平常不易聽見的聲音,然而又是為什麼我們聽不到這些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的聲音呢?臺灣的人口組成雖然看似不單一,然而我們的思考仍不夠多元化。種族優越的思考或許是太嚴重的詞彙,但亦無法完全避免,對於少數族群的刻板印象及偏見仍存在於多數人心中。

 

    曾經赴汶萊進行教學實習三個月,在汶萊,華人為第二多的族群佔約10%,但佔最多數的馬來族群也僅佔約66%,剩下的皆由來自不同國家、族群的人民組成的。其族群的多元性相當高,而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汶萊人民對不同族群能用理解差異性的方式相處,而非從自身族群文化出發,認為異於我者即是異文化。

 

    在實習的華文學校中,雖大多數為華裔學生,但也有不少馬來裔的孩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會注重各族群的差異性,教導不同族群的孩子尊重其他孩子的文化。臺灣的人口結構正在改變,許多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在加入我們的教育體制中,因此我認為要改善國人對這些孩子及他們的家庭的誤解,必須要從教育著手。

 

幸福的地圖觀後感 謝榕森 499850767 應華系103B

在看完這一部影片之後,裡面所描述與呈現的情況就是諷刺如今社會上沒有擁有國際觀,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在我還沒有來到臺灣以前,常會有人問我:“你是不是住在樹上?”“你們的國家有車子嗎?”當我聽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一開始會誤以為他們只是在開玩笑,但一問之下才發現他們對我們的印象確實如此。除此以外,更有人還懷疑我們國家是不是有食人族,搞得我不知該如何回答是好。

        以上的例子與幸福的地圖中的情節不謀而合(例:結婚幾年?每個月會寄多少錢回家?)在這兩個例子中,可以明顯的證明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國際觀,而只沉溺在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就猶如井底之蛙一樣。無論是泰國、緬甸或東南亞的各個小國,或許他們的國家有一些部落比較落後,但想想曼谷、清邁,不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勝地嗎?難道因為部份部落落後就不能追求自己的夢想?自以為自己出國打工就叫做出國尋找夢想,其他人就是爲了討生活寄錢回家嗎?

 

看完影片後,我想此影片也是爲了讓擁有如此“一般”觀念的人帶來一些反思,警惕自己必須隨時更新資訊,跟上時代的腳步以及關心世界各大事蹟,以防淪為一個只懂得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不僅排斥與自己生活環境不同的想法,而且還誤以為自己活在時代的尖端,殊不知自己才是那個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