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第二週閱讀材料心得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謝欣潔 9 years, 8 months ago

第二週閱讀材料心得   應華一乙謝欣潔

       本周材料重點在全球化的定義、文化全球化、全球化的消費社會、全球生活型態趨勢、以及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交會作用。全球化不僅定義略有歧異,支持與反對著各自表述,甚至有人認為百年前全球即已高度一體化,懷疑現在很熱門的「全球化」議題是過度誇張了。無論如何,交通革新後,國與國之間互動愈來愈密切,尤其在經濟領域上更顯現強大的影響力,少有國家能自外於這一浪潮下,喬治‧索羅斯即說全球化等於資金的自由流動,國家也愈來愈受到全球金融市場及跨國企業的主導。

      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可避免的提及美國,作為一國際強權,美國對於國際事務的影響力表現在政治上、文化上、經濟上,並且輸出一套「價值模式」令人不得不服從,而好萊塢的影響力不言自喻,美國工業生產模式、企業經營模式、速食產業蓬勃發展等等,無一不是漸進式的滲透,甚至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它的權威性,就已經臣服而不自覺了。這也令我思考,究竟「全球化」和「美國化」或「西化」有什麼不同?既然美國是本世紀超級強權,「進步」便是服膺美國對於的進步價值觀,那麼何不只說我們是「美國化」了,何必再使用「全球化」這個詞呢?我想這牽涉到台灣、中國與美國之間牽連多年的複雜的政經關係,早自國共內戰起,美國對於國民政府及共黨政府問題的「關心」一直沒有間斷過,因此台灣和美國之間的羈絆十分深刻也奧妙。儘管如此,以全球化的定義「全球連繫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而言,台灣確實是全球化十分深刻,畢竟身為海島國家,早在荷蘭時代就是國際競逐的貿易轉運優良地點,我認為台灣祖先原始性格是十分好於冒險的海盜性格,只要是在可以做生意的情況下,容納不同文化的交會是很輕鬆自然的。

     但是全球生活型態正在快速變化中,我們必須加以因應,全球任何一個地方性事件都可能擴大為全球性事件,尤有甚者,很多事情急需全球公民共同努力,如糧食、環保、能源問題,培養公民意識是很迫切的,唯有攜手合作,全球的難關才有度過的可能。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